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岳西:破发展难题 拓宽增收路

时间:2021-10-28 09:37:16 | 来源:安庆新闻网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岳西县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抓实抓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当好群众的贴心人、领路人。

大棚养蚕助增收

“大棚养蚕省工省力、便于消毒、安全高效,既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又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效率,还有助于蚕室的彻底消毒防病,提高蚕茧产量。”该县青天乡界岭村党支部书记王长春介绍说。今年养蚕季节,青天乡蚕农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养蚕方式。

栽桑养蚕是青天乡传统产业,全乡桑园达5000多亩,年均养蚕6100多盒,产值达1400万元。受技术和场地的限制,过去养蚕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益不明显。今年县农业农村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推广大棚养蚕技术,实行规模化养蚕。青天乡抓住机遇,将发展蚕桑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开办养蚕培训班,提高养蚕技术。该乡界岭、河口两村整合产业发展资金,经过集中连片规划,共流转土地320亩,相继建起规模化桑园和现代化养蚕大棚,通过“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蚕农负责采桑、喂养、摘茧等工作,合作社负责蚕苗购买、蚕茧销售和技术管理。

青天乡老蚕农卫明介绍,以前每家每户养蚕,一次只能养一盒,规模太小,除去成本,几乎赚不到钱。现在的大棚养蚕,方便又省力,成片的桑园有专人定期施肥除草,不用担心桑叶质量,另外大棚里的温度湿度较均衡,大大降低了蚕的发病率。利用蚕棚、电动轨道等自动化养蚕设备,除人工采桑、摘茧之外,所有的养蚕工序都基本实现自动化,相比过去传统的养蚕模式,效率翻了好几番。

“村里三座大棚一次性可养蚕种60盒,每年可养4茬,年经营性收入60多万元。”王长春说,规模化养蚕还能吸纳村里40人就业,发放务工人员工资近20万元,解决了一批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每年村集体增收40万元。

守好青山富农家

过去,岳西县五河镇4万亩茅草山,无经济效益,还给秋冬季防火带来不少麻烦,一直是当地干部群众的一块“心病”。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形式,招商引资改造茅草山,种植香榧13800亩,把贫瘠的“茅草山”变成致富的“幸福山”,村集体和群众增收3000万元。

岳西县把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学史力行上,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优良的生态优势,让“生态饭碗”福泽千家万户。

为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岳西县在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方面发力,加强智能化管理,建立林长制综合管控平台、智慧林场综合管理系统、防火应急指挥视频信息系统、森林资源“一张图”监测体系,森林资源管护效能实现大幅提升。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坚持“五绿”并进,不断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一林一警”“一林一员”“一林一技”“林长+检察长”等机制,明确全县1340名三级林长各自职责,做到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树一木都有专人管护。

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和整体功能,该县坚持适地适树、数量与质量并重、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坡地、荒地、茅草山等国土空间开展绿化,借力“双招双引”和出台相关配套激励机制,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和经济实体投资茅草山开发。今年全县累计改造茅草山16874亩,完成人工造林12324亩,油茶低改8000亩,长防林退化林修复5000亩,封山育林16000亩,森林抚育78000亩。

该县林业局在开展“送科技、送政策、送服务”为林农办实事中,举办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林地管理与报批、林木采伐管理、欧洲投资银行林业贷款项目建设、“五绿兴林·劝耕贷”、林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等专题培训班,全县参训人员420人。同时大力推进“五绿兴林·劝耕贷”工作,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目前建档立户35户,发放劝耕贷贷款200万元;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18955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7888万元。


(通讯员 徐进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