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怀宁县江镇镇:小面点蒸出幸福味

时间:2020-08-17 16:37:38 | 来源:中安在线

中国面点师之乡——怀宁县江镇镇,把小馒头蒸出了幸福味。依托面点产业,当地走出一条稳固长效的脱贫之路。

凌晨3:30,江镇镇程双梅包子店。贫困户程双梅和搭档余江龙又开启了一天的忙碌。面点制作从小麦粑开始。面粉中加白糖,倒入适量水,还要添加在当地称之为“秋娘”的糊状物质。“秋娘”相当于酵母,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老传统。和面要劲大,用力揉出来的面做出来的粑才有筋道。捏成团状,放置在垫有粑叶的蒸笼里,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蒸上十几分钟出锅。包子、馒头、油煎饼,十来个品种,制作起来各有讲究。早上5:30,程双梅包子店迎来了第一位顾客。程双梅包子店位于江家嘴民族村,这里自明清时期便是皖河有名的水陆码头,来往客商为江镇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特色面点美食。

江镇镇大部分属于大别山外围余脉形成的浅山丘陵地区,“穷”成了当地村民生活底色。穷则思变。上个世纪80年代末,江镇人怀揣面点技艺,走南闯北,开起了包子铺。刘元楼就是较早抓住商机的人之一。两个蒸笼,一根擀面杖,他早期创业的家伙什,他保留了30多年》

小蒸笼,催生脱贫致富大产业。2008年8月,江镇镇被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命名为“中国面点师之乡”。小馒头也带动了蒸笼业的发展。现如今,江镇镇蒸笼加工企业发展到40多家,年产蒸笼25万多套。选材、分段、去青、片竹、加工边底,一套程序下来,村民詹刘慧办的的蒸笼厂一个个精巧的蒸笼诞生。再过两个月,这家蒸笼厂就将入住年产500万个蒸笼的产业园,这里功能布局更为合理,物流更加配套。

小馒头,蒸出幸福味。经过三十多年的滚动发展,这个人口只有3万余人的弹丸小镇,在全国各地从事面点行业的将近2万人,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达40多亿元,在全镇收入占比达到75%。通过面点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走上小康之路。程双梅丈夫瘫痪因病致贫,在2017年她家实现稳定脱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