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修改了20版规划方案,现在终于要正式开工建设了,这种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马上要高考了。”7月17日,安庆石化发展规划部规划技术科副科长石李明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看着自己全程参与的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即将逐步实施,他感到既兴奋又紧张,目前正在细化项目设计,确保项目建设得好。
项目建设,规划先行。作为安庆石化转型发展项目的规划设计人员,石李明从立项之初就参与其中。“2017年,这个项目刚启动,我就参与进来了。当时成品油市场萎缩,在做发展规划时,我们就想下一步该怎么走。”石李明告诉记者。
随后,安庆石化相关负责人带着项目团队花了半年时间,走访了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销售公司等,学技术、问行情,探讨安庆石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时我们做了很多规划方案,有改造方案、浅度转化方案、芳烃发展方案、做大催化方案以及深度催化裂解方案等。”石李明说,这么多发展路径,究竟走哪条呢?直到他们看到中海油大榭石化的成功发展,才有了答案。
据石李明介绍,中海油大榭石化成品油路子很成熟,但末端市场不好,油品无处可卖,后来扩建时,他们开始减油转化工发展,竟出乎意料的成功。“我们考察时就发现这对安庆石化很有借鉴意义,因为我们的发展背景很像,都是产能过剩,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发展经验。”
说干就干。经过研究谈论各种可行性,2个月后,第一版方案终于问世了。石李明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项目经理身边待了2个月,各种学习,连续熬了2个通宵,做出一个方案,总体思想是朝着炼油转化工方向转型,规划框架基本上与现在的最终稿一样,这让他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方案做好后,经过汇报,石李明和同事们又经历了技术论证、规模论证、市场论证等复杂程序,找了很多咨询单位,针对产业链、下游市场等问题,反复征求各类行业协会的意见。在此期间,项目方案先后修改了20个版本。
2017年10月,项目主体思路获得中石化同意。“我们当时觉得很惊喜,总部说我们的规划方案符合中石化发展趋势,要把我们的项目作为示范项目来做。”石李明说,当时很多企业想申请示范项目,花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通过,而他们的项目仅2个月就获得总部认可,并成功入选中石化“十条龙”项目,且是第一条“龙”,单项研发资金就下拨了1100万元。
这是激励,也是挑战。因为项目规划设计中,安庆石化将建设300万吨/年深度催化裂解装置,这样的体量目前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家来,所以对工艺、设备制造等要求尤其严苛。中石化犹豫了。为此,石李明和同事们反复进行论证、调研,保证工艺和设备制造的安全。最后的论证结果打消了总部的犹疑。
项目得以继续进行。由于前期论证、调研做了大量工作,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仅花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项目审查、技术论证和行政审批等程序了。
“在项目推进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给了我们大力支持。”石李明说,该项目基本上周例会、月调度,在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主持下统筹推进,为项目建设做好前期工作。5月17日,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得市生态环境局批复,为项目合法开工奠定了基础。
“从0到1很难,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方案最终确定并获得了认可。目前我们正在细化项目设计,为工程施工打好基础,确保第一步走好。”石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