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社区老年人的“头”等大事,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美德,宜秀区大桥街道芭茅巷社区于2019年推出”义务便民理发”服务,截至目前,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共开展义务便民理发服务64次,累计服务达1336人次。(《安庆晚报》6月5日)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地在新闻上看到有社会爱心人士为老人义务理发的服务报道。这些服务中有集体组织的,也有自发的。但不论是哪一种,其结果都让人感到温馨。
别小看了一次理发,每一次的行动都是一次爱心的付出,一次对老年人真实而具体的关怀。在爱心的付出中,在关怀的给予下,不仅老年人受益,也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在保障老年人幸福之时,也为社会和谐与美好贡献了一份力量。
说到替老年人理发,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件小事。理发关乎人的形象,头发长了就要理,就要修剪,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需求。但这项基本的需求,不是因了老年人行动不便,就是因了一些人不愿替老年人理发,现实中老年人理一次发并不如我们所想像的那么容易。不说别的,仅从老年人身体机能不便上而言,一些老年人长期下不了楼,理发也就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但理发的需求是存在的。谁来满足老年人的理发需求?这也就成了一件不得不解决的现实问题。其实,从大的方面来讲,老年人理发不仅仅是个体所需,也是社会一项民生所需。民有所需,就得想办法去解决。这才是社会应有的模样,也是人性化最深切的体现。这方面宜秀区大桥街道芭茅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的义务便民理发志愿服务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它表明,只要我们愿意为老年人着想,愿意真心实意地为老年人办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在老龄化社会更有着现实的意义。
面对老龄化下老年这个庞大的群体,解决他们的生活需求,即便如理发这种看上去不大的事,如果我们也下力气想办法解决好了,就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老有所乐,一定程度上当是老有所需不断地得到满足并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而一项项老年所需,都能得到解决时,幸福的不仅仅是老年这个群体,还有他们的家人与身边人。当一个社会处处幸福洋溢时,这个社会就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