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从大学生到“新农人”再到“合作社CEO” 新农人绘出新蓝图

时间:2019-11-26 14:37:33 | 来源:安庆新闻网

有这样一些新农人,他们是扎根基层、深耕农业、服务乡村的先进农业带头人。他们将创新思维带到农业生产之中,打破大众对传统农业生产的刻板印象,从而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宿松县趾凤乡的石斛扶贫产业基地,见到占地100多亩的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石斛状似兰草绿意葱茏。

“我大学毕业一年后就回乡创业搞中药材种植,从最初的五六亩地发展到100多亩。”90后的宿松县白崖寨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志伟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合作社注册了绿色商标白崖寨。今年预计石斛产值超过百万元,下一步还要往农业观光、药材加工方面拓展,带动周边贫困户一起致富。

28岁的贺志伟是宿松县趾凤乡南冲村人,2008年进入安徽新华学院就读于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毕业后,在安徽圣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石斛植保工作,2013年辞职,回乡创业,如今,他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型农民。

当初返乡创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贺志伟就用自家的半亩田地做试验。刚开始种石斛时,因为大棚不牢固,被大风刮倒了,又遭受持续冻雨,损失了五六万元,这是个不小的打击,家人劝他赶快收手。贺志伟也一度陷入迷茫中,但他很快振作起来,继续试验种植石斛。从大棚工艺改进到种苗维护,他每天像守护孩子一样看护着这片土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摸索,贺志伟熟悉了石斛的生长特性,掌握了种植技术,试种的石斛喜获丰收。

“这是铁皮石斛,这是霍山米斛……”贺志伟如数家珍般详细介绍各类石斛的特征和种植要领。他指着花盆中的“土壤”,带着几分神秘说:“这是无土栽培,种植石斛的‘土壤’由木屑、松树皮等基质构成。这是在模仿石斛原始的生长环境。在别人眼里,石斛只是一株草,但在我眼中,它像孩子一样宝贝。 ”

通过几年的精心培育,贺志伟的石斛基地种植规模也由创业之初的五六亩,扩大到目前的158亩,年销售额100多万元。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品处理化、销售品牌化的立体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2016年3月,贺志伟又创办了一家生态农业公司。这是家集石斛育种、白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及品牌建设与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公司拥有500平方米的组培车间,目前白芨、石斛组培苗非常成功,已经大量投入生产,预计达到年产量5000万株的规模。

“看着自己种植石斛成功了,乡亲们也要跟着我们干,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贺志伟说,这些中药材都是由公司驯化,免费发给贫困户种植,然后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以高产值的白芨、石斛替代一些经济效益低的作物,可让近百户贫困户每年能户均分红2000元,经济效益比自种自收的传统经营方式翻一番。

为带动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益。贺志伟在趾凤乡旅游大道建立了“白崖寨土特产展示馆和电商服务中心”,贺志伟将培育的石斛、白芨等中药材及本地特色农产品,以线上销售、线下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

在产业扶贫进程中,宿松县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为依托的新农人领奏乡村“致富曲”,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提高了当地扶贫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记者 方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