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救助管理站里的冷暖人生

时间:2019-11-19 14:37:22 | 来源:安庆新闻网

核心提示:

前不久,本报曾报道离家20多年的杨世全在安庆市救助管理站的帮助下,找到了家。这名贵州男子只是安庆市救助管理站帮助的流浪者中的一位。包括他在内,每一名被救助者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他们中,有的人是疑似患有精神疾病而走失,有人赌气离家出走……来到救助管理站的人背后总有诸多令人唏嘘的故事。那么,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寻亲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事呢?

11月6日,记者来到安庆市救助管理站,听工作人员讲—讲救助管理站里的冷暖人生……

今年已救助735人次

“感谢你们,让我有个落脚的地方,还安排我返家。”11月6日,蚌埠人王胥(化名)在办理出站手续。今年39岁的王胥想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11月5日独自从蚌埠乘车到安庆务工,可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钱也花光了,不得已流落街头,最后被同安路派出所的民警送到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经多方联系确认后,帮助他返家。

据安庆市救助管理站统计,五年前,站里平均每年救助4000多人次。这几年随着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救助方式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救助人数逐年下降。今年他们已经救助735人次,其中18周岁以下未成年的流浪者25人次,多数人员家庭信息很快被找到,随后被安排返家或被护送回家。

好不容易找到亲人

她却有家难回

在市救助管理站的电脑里,记录着一些特殊的被救助者信息。“她特别可怜,患有精神疾病,好不容易找到家人,娘家和婆家却不接受。”看着电脑记录的信息,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非常无奈。

她叫林娇(化名),是湖南永州人,她年轻时带着一个女儿嫁到当地一户人家后,又生下两儿一女。根据当地村干部提供的信息,小女儿满月时,她带着小女儿离家出走,一走就是近三十年,后来大女儿也离家出走了,而小女儿至今下落不明。工作人员说,虽然查询林娇的户籍显示查无此人,不过多次与她进行沟通后,终于断断续续获得了一些线索,得知她的第二任丈夫家住湖南省永州市桥头铺。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当地村干。“按以往的经验,在乡一级找人是很困难的。”工作人员说,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在第一次寻亲的时候就成功地找到了林娇的家人,可是家人对她很排斥,有太多怨言,拒不相认。有家却难回,林娇的情况让工作人员着实捏了一把汗,只能让她继续待在站里等待下一步安置。

在市救助管理站待了四年

他终于和家人团聚

其实,在救助管理站的努力下,被救助者和家人团聚的有很多。今年8月8日,在市救助管理站住了四年多的孙强(化名)终于和家人团聚了。当天,来自安徽阜南县田集镇的孙胜,牵着走失四年多的兄弟孙强,和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在场的工作人员非常欣慰。

2015年3月20日,五十多岁的孙强被派出所民警送至市救助管理站。当时,因为在外流浪多时,孙强面黄肌瘦,浑身散发着臭味,他记不起自己的名字,不知道家在何方。市救助管理站将他安顿下来,他一住就是四年多。工作人员从没放弃过为孙强寻找亲人。

在日常的接触中,工作人员从其口音推测出他是皖北一带的人,于是向多地救助站发出寻求帮助的请求,多次联系传递信息,经过不断地筛选和排除,最终确认他是阜南县田集镇马店乡人,并联系到了其家人。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为孙强拍了一张近照,传给其兄弟孙胜辨认。看着熟悉又陌生的面庞,孙胜激动地回复:“这就是我失踪四年多的兄弟,我马上过来接他。”

不善言辞的孙胜为了表达谢意,向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赠送了一面锦旗。

采访中,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邵旭光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各地救助站多次通过线上交流和线下联系,成功帮助长期滞留人员找到亲人,孙强回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去年,市救助管理站已经帮助12位长期滞留人员成功找到了家。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针对站内身份信息无法核实、无法按规定送回家的长期滞留人员的现状,根据省公安厅、民政厅的相关规定,市救助管理站今年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帮助66名救助对象集中落户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茅岭院区,并将其纳入我市特困人员供养范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费用报销等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正式成为安庆的“新市民”。


(记者 柯慧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