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做农事 懂农业 爱农村高素质农民激活现代农业“一池春水”

时间:2021-08-27 09:37:10 | 来源:安庆新闻网

l_CB20210809095844436047.jpg.jpg

宜秀区白泽社区果蔬基地大棚里,基地负责人江国在查看番茄生长情况。 通讯员 宣程 摄

近年来,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我市农村地区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在宜秀区白泽湖乡,有一支迅速成长起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他们做农事、懂农业、爱农村,活跃在各个领域,激活了现代农业发展“一池春水”。

驾驭科技提效现代农业

8月20日上午,在宜秀区白泽湖乡龙华村金沛王猕猴桃基地,潘孝武双手捧着遥控器,大拇指灵活转动,将一台遥控自动割草机倒出仓库,开进田间。随后,他启动割草功能,在轻度轰鸣声中,割草机向前缓缓行驶,所过之处,杂草被尽数割断还田。

这台红色遥控自动割草机高约半米,行驶在绿油油的猕猴桃基地,大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感。今年7月,基地负责人雷振华花了1万多元购入这台割草机。龙华村有许多种养基地,但这种割草机在当地还是一个稀罕物。割草机来到基地后,基地管理人员潘孝武凭借自己在基地操作机械的基础,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现在主要由他来操作这台割草机。

雷振华说,该基地2018年开始建设,两年建成,共有200多亩。基地的平原式种植模式让更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过去是纯人工除草,一二十人要忙活一个星期,去年用上了人工辅助割草机,操作熟练的人一天也只能割3亩,而这台遥控自动割草机的割草效率又提升了1倍以上。现在半个多月就要除草一次,人工辅助割草机配合遥控自动割草机,为基地节约了不少人工成本。

l_CB20210809095844436047.jpg.jpg

宜秀区龙华村猕猴桃基地,管理员潘孝武操作自动割草机清除杂草。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摄

这个猕猴桃基地里,高科技元素不止于此。在猕猴桃的枝叶之间,有一根根垂下的吊喷管线,这些是去年夏季干旱时基地安装的全自动喷灌系统。这一系统设置了规划分区,可在基地操作也可远程遥控,对基地每个分区进行精准喷灌,保障猕猴桃的水分供应。

基地另一名管理人员杨瑞康说,这个系统可以精准控制喷灌时间,节约用水,均匀给水。因为是吊喷形式,还可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他日常在基地负责生产管理,超过4天没有下雨就要喷灌一次,可以在基地操作系统,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用手机操作,通过网络控制这个系统,十分方便。

如今的白泽湖乡,驾驭前端科技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高素质农民不在少数。

在大枫社区团结小塅圩,记者看到,湖水中近岸区域4个并排相连的长条形水池十分显眼,水池上面架有遮阳网。这是大枫社区招商引入的“工厂化养鱼”项目基地,公司技术负责人王祖水正在水池边通过仪器查看PH值、溶氧等水质相关的实时数据。

这个“工厂化养鱼”项目基地去年落户大枫社区,今年4月建设完成,并投放鱼苗。基地安装了全自动循环水处理设备及增氧机、涌浪机等设备,通过排灌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水池养殖用水通过沉淀系统去除悬浮颗粒后再排入湖内,湖内科学种植水生植物并合理养殖滤食性鱼类,对水质进行生物净化。

王祖水说,这4个水池俗称“跑道”,仔细看会发现水池中的水是通过推浪流动的。流动的水使得藻类、微生物繁殖更快,可以给鱼提供充足养分。水池里养了鲫鱼、鲈鱼,水池之外的湖里养了花鲢、白鲢。

什么是“工厂化养鱼”?王祖水说,高密度、环保型、预防可控是主要特点。水池中投放了21.5万尾鱼,是普通水面投放密度的20多倍,产量大大提升。池底是水泥的,鱼粪沉淀后可以抽出,防止污染水质,基地的投料、增氧、推水、排污等日常管理都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

经营产业领路富民强村

白泽湖乡一半在城市规划区内,一半在城市规划区外,农业发展空间广阔。该乡通过外请专家集中授课、赴外地实地考察等形式,持续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该乡各村(社区)还充分利用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西有石塘湖,东有破罡湖,被两湖环抱着的黄石村,全境位于城市规划区外。几年前,黄石村就已明确将果蔬产业作为发展方向,以产业振兴引领带动乡村振兴。黄石村现有村干10人,半数以上参加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壮大集体经济,促农增收致富,2020年黄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5.7万元。

初秋时节,行走在黄石村,一排排果蔬大棚令人印象深刻,浓郁的果蔬香气让人沉醉——这是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安徽禾田春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果蔬基地。

曾经的黄石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从2014年开始,村“两委”将以前低效发包的集体水面收回,经扩挖提升之后重新对外发包,租金收入明显增加。

2016年,白泽湖乡提出的乡村振兴“一万六千+N”产业工程(建成万亩蔬菜基地,打造千亩大棚果蔬、千亩莲藕、千亩猕猴桃、千亩中草药、千亩经果林、千亩粮油基地,以及其他特色产业基地),致力于将该乡打造成为安庆城市“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其中就包括打造黄石千亩大棚果蔬产业基地这一子工程。

黄石村“两委”通过合作社,将村民土地进行流转,并招引禾田春晓公司落户。该公司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成为黄石村果蔬产业发展的“龙头”,长期带动该村20多人固定就业,全村共有100多人长期或短期在基地通过务工获得收入。

黄石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曼说,村集体通过投资入股基地新项目、新品种,也能获得入股分红。另外,该村还申请项目资金对两所小学旧址进行改造,准备建一个农产品分拣包装中心和一个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让企业能够“拎包入驻”,服务本地果蔬产业发展。

“面对城市这么一个广阔市场,发展什么产业,定位很重要。这些年,我们村‘两委’通过各种培训学习,通过各地参观考察,思路打开了,眼界开阔了。”张曼说,“为发展现代农业,我们集体思考、谋划、培育、服务,果蔬产业有了一点基础,现在正在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延长果蔬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返乡创业丰富市民餐桌

8月20日下午,在位于白泽社区的一个果蔬基地12号大棚里,基地负责人江国、胡会武在一起商讨,计划在现有果蔬产销稳定的基础上,再引入一些果蔬种类,并对老客户提供延伸服务,增加一些优惠。

2016年,带着对农业、农村的深深眷恋,江国放弃了大城市待遇丰厚的教师工作,返乡创业,首先在白泽湖乡大枫社区建起了一个70亩的果蔬基地。江国在大学期间学的是机电专业,他将这份“工匠精神”注入田间地头,精心钻研起了果蔬种植。去年,他又在白泽社区、龙华村开辟了两个基地,现在他在白泽湖乡的果蔬种植面积达到了160亩。

江国说,这几年,他参加过不少地方举办的行业性博览会、交流会,还有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内的各种专业培训,让他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农业发展的走势,也能够细致经营好自己的企业,比如把控风险、融资、申报各种农业项目等。

“特色”和“绿色”是江国种植果蔬的定位。这几年,他不断将外地果蔬品种引入安庆,贝贝南瓜、水果番茄、七彩西瓜、奶油草莓……城市市民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

一个新的品种,在安庆这片土地要顺利成长起来,播种时间、病虫害防治、土壤酸碱度……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为了掌握种植管理各个细节,江国不断进行尝试,不但要使新的品种能够适应、成活,还要实现高质、高产。他的基地没有聘请技术员,只是平常加强和一些高校教师的沟通联系,寻求一些指导。时刻留心,日积月累,如今他自己成了一个技术员。

江国今年32岁,胡会武今年62岁,两个相差30岁的人,因为共同的追求,成了“跨代合伙人”。

胡会武2019年退休,退休之前就对绿色农产品十分关注,想着退休之后办一家“绿色农场”,用天然的蔬菜种植方式,种出“小时候的味道”。退休之后,他在城郊遍地寻访,江国的果蔬基地引起了他的注意,两人交流逐渐增多。在一个绿色果蔬购物平台上,他曾是江国的产品消费者,去年,江国扩大种植规模,邀请胡会武加入,两人一拍即合。

胡会武入股后,在经营管理、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站在消费者角度调整经营理念,增加更多果蔬品种,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光是今年就增加了十几个品种,现在几个基地加一起已有30多个品种了。

胡会武说,江国毕业于名牌大学,在多个大城市闯过,他放弃了稳定工作返乡创业,能沉得下来把这份事业干好,十分难得。自己当时来到他的基地时,基地规模并不大,但产品品质很好。基地一直以来不打除草剂,坚持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料,这也是他作为消费者所期盼的。他选择合伙,看中的不仅是产品品质,还有江国的人品。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通讯员 宣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