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宜秀区罗岭镇,草长莺飞,柳绿花红,小草肆意舒展,花朵尽情绽放,四处皆是姹紫嫣红、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黄梅村严舟组,工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安装黄梅戏元素绿雕,工人们正在铺设草皮、栽种樱花树……以严凤英故居为中心的严舟组特制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宜秀区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着力破解难题,突出产业支撑和可持续性发展,深入推进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样板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从去年10月开始,宜秀区以1个或2个相邻的自然村落为单位,着力在产业、环境、文化三个方面下功夫,在全区升级打造8个“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高标准乡村振兴特制村庄(简称“特制村”),逐步优化提升“多村竞秀、点面共进、全域绽放”的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
记者从宜秀区乡村振兴办了解到,8个特制村覆盖全区6个乡镇、街道,发展各具特点,如鲁家冲水库乡村旅游、龙舟文化、藕文化、五彩月季示范基地等,特制村按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培育特色民宿、提升文化内涵等建设要求进行升级打造。
坐落于黄梅村严舟组的严凤英故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为两进一院落的徽派格局民居,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372平方米。自2002年4月开放以来,参观人数众多,在缅怀艺术大师,弘扬黄梅戏文化方面成效显著,很好地发挥了陈列馆的教育宣传功能,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弘扬黄梅戏传统文化,将严凤英的艺术成就昭示后人,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黄梅村守正创新,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严凤英故居为中心,全面开展特制村建设,对严舟组进行环境提升改造、配套旅游设施、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打造“一个人物(严凤英)、两种文化(戏曲、农耕)、三味体验(吃、宿、娱)”的戏曲小镇。
“严凤英故居不仅记录了严凤英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也成为如今戏迷们追思缅怀的地方,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黄梅村党总支书记张国文说。
张国文介绍,围绕严凤英故居对严舟组进行改造提升,打造特制村,这是第一步。接下来,黄梅村将通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大做强杭白菊产业,以“花”为“媒”,串联严舟组特制村、阳光雨露、双益生态采摘园等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打造集休闲娱乐、采摘游玩、赏菊听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全景,奋力谱写“有花有果、有戏有节、有文有景”的黄梅新篇章,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