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市民刘先生致电《安庆晚报》热线:让孩子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每一名家长的心愿。然而,每到放学时,我市城区校园周边一些小商店格外热闹,很多学生进店购买低廉、口味新奇的“五毛”小食品,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市民反映】
学生难抵“五毛”小食品诱惑
刘先生告诉安庆晚报记者,尽管家里准备了零食和水果,但他的孩子还是喜欢学校旁的“五毛”小食品。“上个星期五,刚吃完晚饭,孩子就喊‘肚子疼’。送往医院检查,孩子患急性肠胃炎。医生告诉我,孩子可能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我询问孩子吃了什么零食。孩子回答,放学后,其在学校门口买了几袋辣条。”刘先生说。
“一袋辣条五毛钱。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食品,一直不让孩子食用这类小食品。”刘先生说,可孩子宁愿将早餐钱省下来,也要买这种小食品。“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学校周边不健康的小食品进行整治。”
当日下午,记者对城区几所中、小学周边一些小商店进行了走访,发现有多所小商店正在销售各种“五毛”小食品。记者看到,学生放学后,有不少进店购买这些小食品。
记者在小食品包装袋上看到,大多标注“甜蜜素、脱氢醋酸钠、山梨酸钾、食品香精、鸡粉、葱香粉”等添加剂成分。小食品“辣条”的添加剂,多达9种。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种,辣条等廉价零食则属于限制食用类。然而,这类限制的小食品却在我市校园周边卖得特别红火。
采访中,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学校周边小商店“五毛”零食最为畅销。孩子们不会看食品配料,也不看生产日期。“一些零食造型新奇,吸引孩子眼球。其中有水枪式汽水,往嘴里喷射。戒指式糖果,套在手指上舔食。”
“还有一类糖果或棒棒糖更为奇葩。”王女士说,这种食品吃下,或喝下后,孩子们的嘴唇、牙齿、舌头上竟然还留下了食品的颜色。“孩子根本没有想到,食用这些食品会影响健康。”
【政协委员】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迎江区政协委员王莹莹经过调研,撰写了《关于“守护儿童舌尖安全”问题的建议》提案。
王莹莹委员告诉记者,我市城区有不少中、小学附近开了小商店,售卖低廉、口味新奇的零食,甚至“三无”食品。学生放学后,扎堆进店挑选自己喜欢的零食。“长期食用这种没有安全保障、口味奇怪的零食,很多孩子都不爱吃饭了。虽然老师、家长教育过,但未起到作用。偷偷买,悄悄吃的现象屡禁不止,儿童舌尖卫生安全隐患如故。”
王莹莹委员为此建议:一、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健全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把集中整治和日常不定时检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学校附近的小商店环境卫生整治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二、让学校附近的小商店签订食品安全保证承诺书,不向未成年人兜售“三无”食品。学生买食品打印小票,哪家店的食品出问题谁负责,对于不诚信商家吊销营业执照;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题队会开展活动,通过课题PPT、设计儿歌童谣,食品安全主题宣传绘画等方式,组织学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用食品安全知识武装孩子们的头脑;四、联合政府部门、专家、食品行业、新闻媒体等,精心打造知识资源包,力求向广大少年儿童,及家长科普最专业、权威、准确的食品安全知识。
【有关部门】
推进食品安全规范整治工作
对于市民的反映和政协委员的建议,迎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朱局长向记者介绍,经过摸底调查,迎江区学校周边有295户食品经营户、72户食品小摊贩,其分布点多、面广,规模较小。确实存在很多小商店售卖低廉、口味新奇的食品,甚至“三无”食品等。为此,他们对辖区校园及周边经营单位开展整顿规范专项行动,督促其规范经营,保障全区学生的食品安全。
朱局长说,他们多次组织开展对食品经营户等从业人员的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其经营行为,同时还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
朱局长说,为排查治理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防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他们针对性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及早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针对学校及周边小食品开展专项抽检行动,重点抽检‘一元’、‘五毛’小食品。及时对外公示抽检结果。对抽检不合格品种及经营单位,将追根溯源依法查处,确保将不合格食品‘踢出’市场,守好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朱局长说,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他们将继续推进食品安全规范整治工作,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户的日常监管。“同时,加大对非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