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9点40分,距离安庆-北京南G612次列车发车还有24分钟,安庆火车站客运员朱维山正在进站口检票,指挥旅客排队有序进站。
从普通农民到中铁快运装卸工再到安庆火车站客运员,朱维山的命运与安庆铁路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铁路系统工作20年间,他看着崭新的高铁站房取代老站房,融入现代科技的安防、消防等系统取代了纯粹人工检查,高铁动车取代了绿皮车,列车时速从80千米/小时提速到250千米/小时……
与铁路结缘
1980年,刚满18岁的朱维山参军入伍,5年后退伍回家,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那时候就在老家种地,和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日没夜地干农活,日子过得很辛苦。”朱维山回忆道,改革开放前群众生活水平不高,农村人基本都在家种地,只要能填饱肚子就知足了。进入90年代,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比较多,1999年,朱维山和很多中青年人一样,走出生活了30多年的村庄,来到一江之隔的安庆找工作。跨出去的这一步,彻底改变了朱维山的一生。
安庆火车站始建于1995年,也是在那一年,安庆开通了火车。
1999年,朱维山凭借参军经历,为人真诚、做事靠谱,在安庆火车站找到了一份勤杂工的工作。2000年加入中铁快运公司,成为一名行李装卸工。“那个时候安庆站站房面积小,只有3700平方米,候车室座位约300个,火车只有开往北京、上海、合肥等几个城市方向的列车,趟次也少,是隶属于地方铁路公司管辖的三等站。”朱维山说。
那个年代交通不便,物流也不发达,所以选择火车运输的人比较多。“行李超过35公斤就不能随身带上列车,需要托运。还有很多公司,比如活塞环厂、上海医药公司安庆分公司等也会通过火车运输零部件、药品,那时候一趟车大概有四、五百件行李。我刚当行李装卸工时,从行李房到站台,行李还是用板车拉过去的。一年后采购了牵引车,搬运行李省力了不少。”朱维山说。
见证铁路之变
2009年,合九全线及各站纳入铁道部统一管辖,改属上海铁路局合肥车务段。“2009年1月10日安庆至西安开行旅客列车,安庆始发站日均发送旅客约300人,大大方便了安庆与西安等西部城市之间的旅客往来,结束了安庆没有直达西部列车的历史。”朱维山介绍。
随着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安庆市也逐渐被纳入了高铁的规划范围。安庆火车站实现质的飞跃,始于宁安高铁的开通。
“开通高铁首先要改善硬件条件。2014年5月份,安庆火车站站房开始改造,历时一年多时间,2015年12月3日,新站房启用。改造后的站房上下两层,面积是以前的5倍多,20000平方米,候车座位1688个,同时安装了现代化安防、消防控制等系统,比如实名制验证系统、进出站闸机系统、自动售票机、烟雾感应喷淋系统、自动感应水泡系统等。”朱维山说,“通俗一点讲,现在进站安检比以前更先进更安全,以前进站需要检票员肉眼识别,拿着剪刀在进站口剪票,现在刷票和身份证就能进站。过段时间还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到时候刷脸就能进站。以前消防仅配备消防水带和灭火器,现在只要有烟气窗户自动打开,排烟装置就自动启动,同时自动喷水灭火,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的乘车环境。”
改造后的安庆火车站,由3站台、5股道增加到5站台、7股道,采用造价高的无砟轨道,调度能力增强,科技含量提高。“2015年12月6日,宁安高铁开通,大大提高了旅客出行的效率和乘车环境。高铁噪音小、平稳,车内配备了餐吧。乘务人员也年轻化,经过系统培训,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朱维山说。宁安高铁开通后,开行列车对数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14对增加到2019年的39对,旅客发送数量从2015年的67.39万人次升至2018年的335万人次。
“宁安高铁开通之前,安庆站当日最高峰发送旅客约4000人次,去年‘十一’期间,安庆站单日发送旅客最高峰32000人次。绿皮车时代,从安庆到南京、上海分别是6小时、12小时,如今只需2小时、4小时。速度的提升,极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朱维山介绍。
随着物流体系的发展壮大,旅客托运行李减少,目前每天行李件数约100件,而安庆火车站的旅客数量却在大幅增加,几年前,朱维山调到火车站成为一名客运员,为旅客们平安出行乐此不疲地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