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岳西高腔传承中心排练现场,演员们随着锣鼓声,个个唱念做打,人人有板有眼。虽然天气炎热,条件简陋,但演员们的表演仍然一丝不苟,帮腔和伴奏者也十分卖力,排练现场呈现出热烈气氛。
我市黄梅戏展演周,将于9月中下旬举行。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精心挑选《拜月记》《琵琶记》里的《扯伞》《南山别》等折子戏,参加地方稀有剧种展演。
据了解,高腔传承中心对人员和乐队,包括帮腔进行了认真部署和安排,目前,正在进行细致地打磨,力争在黄梅戏展演周期间,高质量地呈现给观众。19日,岳西高腔市级传承人、演员王翰林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接到演出任务后,我们对剧本、演员、乐队进行了安排。目前,排练如火如荼,并吸引了4名实习生参与两部戏的角色。希望在黄梅戏展演周上,绽放出岳西高腔应有的艳丽和芬芳,吸引更多朋友了解、喜爱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起源于青阳腔,迄今已经有300多年。早期的岳西高腔,由乡土文人坐在一起“围鼓坐唱”,以说唱方式叙事。后来,在热闹的民俗活动中,发展为载歌载舞、戏舞结合的表演形式。同时,以一唱众和、锣鼓伴奏的形式,展现出“唱、帮、打”的特色,加上其极高的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价值及突出的艺术价值,被戏曲专家称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2006年5月,岳西高腔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