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桐城市鲟鱼镇镇区的一个角落,记者走进即将开放的鲟鱼镇水乡文化陈列馆。手摇电话、船讯黑板、摇绳器、蟹篓、汽笛、老式收音机、煤油灯、窠桶……70平方米的陈列馆摆放着各类老物件,均贴有标注编号、品名、捐者、时间的标签。众多老物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长约4米已有百年历史的渔船。
鲟鱼镇利用该镇桐江社区居委会闲置房屋打造陈列馆,从今年1月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粉刷、灯光、通风、排水等工程已经完成,老物件已经基本入馆,即将进行陈列布展,并于今年6月正式开馆。
“我们前期走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征求建议,并到相关博物馆、档案馆实地参观学习,陈列馆分为红色、航运、渔业、民俗4个文化板块。”鲟鱼镇人大主席凌晓梅说,“建设这样一个陈列馆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目前,各类老物件已经征集了190余件,待展的有60多件,群众以捐赠或寄存老物件形式,支持陈列馆的建设。”
鲟鱼镇不远处曾是渡江战役中线作战地点之一,该镇内江社区党支部书记龙国吟的爷爷和父亲就曾作为船工参加渡江战役,他捐赠的七步梯和船工参战证(复制品)是陈列馆红色文化板块的重要物件。
龙国吟说,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本地老百姓纷纷响应,为解放军提供船只,并报名成为渡江船工。他的爷爷当时57岁,父亲19岁,明知危险,毅然报名参加战役。前后3个月,船工和解放军战士在一起,晚上演习训练,白天就将船只覆盖。吃饭时,解放军把碗让给船工,他们自己则用葫芦瓢吃饭。
“4月20日晚,战斗打响,爷爷和父亲在一条船上,一趟一趟将解放军送到长江对岸的乌沙镇。对面是枪林弹雨,子弹从身边呼啸而过,天上还有敌机,船队呈‘人’字形过江,船上有父子、有夫妻、有兄弟,爷爷和父亲的船周边有好多船都被炸沉了……渡江前后持续了7天。”龙国吟说。
龙国吟捐赠的七步梯,是解放军战士过江后翻越敌人设置的铁丝网时用过的物件,2米多高,已有部分损坏,但主体比较完整。父亲参加渡江战役后,将其放在家中保存至今,爷爷和父亲后来均获得了支前船工参战证。
在桐江社区居民居承广家中,他和妻子张四云正在为陈列馆渔业文化板块制作渔具展品——蟹篓,先前他们已经捐赠了家中的百年渔船。
渔业曾是当地的重要产业,各类渔具种类繁多,但蟹篓却是居承广家中祖传的独门手艺。居承广坐在凳子上,手拿篾刀将一根根竹子快速破开,将竹子切成一根根宽三五毫米的细长竹条,削平竹节,再将竹条平切,切出竹青,作为蟹篓的主要材料。张四云坐在一旁,几根竹篾在手中舞动,被她编成网状,蟹篓逐渐成型。
过去,他们每年初要花3个月做150个蟹篓,分3处放在家边的长河里固定,之后每天天亮撑着小船去一个个收,打开蟹篓两边的“帽子”,鱼虾、螃蟹就能直接倒出来,一个蟹篓能装十七八斤,一年能收2万多斤。因为长期放在河水中,蟹篓只能用一年时间,第二年初又要重新做一批。长江禁捕退捕政策实施后,当地居民快速实现了角色转变,从“捕鱼人”变成“护鱼员”,居承广这项竹编技艺也走进了陈列馆。
早在2018年引江济淮工程征迁时,该镇桐江社区酷爱传统文化的居民童复猷就挨家挨户地收集老物件,戴着草帽、推着三轮车,为的是留存水乡记忆。得知鲟鱼镇要建设这样一个陈列馆,他将自己收集的老物件捐赠出来,摆进陈列馆。
凌晓梅说,目前,各类老物件还在持续征集,他们正在与设计师进行最后的设计、布展对接,这些老物件即将登上展台,相关的标识、解说也将上墙,该镇也将成立一支解说员队伍,为参观者提供讲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