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我市今年首期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人员培训在市长护险服务人员实训基地正式开启,全市25家长护险协议养老机构的50名养老护理员参加培训。
这是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试点过程中的又一新的探索。2017年,安庆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经过4年的探索,我市“长护险”已覆盖45.8万名参保职工,有效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因护理而产生的经济压力。但在试点中,也出现了因护理员专业水平较低而影响长护险的供给效果的困境。为提高长护服务质量,市医保局联合市民政局,建立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培养机制,常态化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推进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培训课堂注重实操
“发热的病人,我们在护理的时候,除了要给病人补充水分,还要给病人补充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条、混沌、蒸鱼等,还要注意心理护理,要宽慰病人……”4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安庆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这里正在举办全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人员培训班,当日已是培训的第三天,来自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沈艳正在给学员们讲述高热老人的护理措施,学员们边听边记,听得十分认真。
“这50名学员来自我市25家‘长护险’协议养老机构,既有养老机构负责人,也有一线养老护理员。”安庆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副院长程美玲说,培训为期5天,培训期间,授课老师将通过集中理论授课与基本技能示教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讲解高热老人护理、生命体征测量技术、冷热疗技术、老人饮食护理技术、压疮护理、急救护理技术(海姆立克、CPR)、康复护理等相关业务知识。学员在完成规定课程考核合格后,可获得养老护理员合格证。
“对‘长护险’协议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进行培训,是我市‘长护险’试点工作的新探索,旨在从源头提升护理服务的‘质’与‘量’。”市医保局长护科工作人员金丹介绍,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我市在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长护险制度试点城市,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试点城市。“长护险”能缓解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试点中,他们也发现,养老机构普遍存在养老护理员年龄大、学历低,且通常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临床护理经验的困境,这直接影响了“长护险”的供给效率和效果。因为“长护险”护理,多针对失能老人,它要求护理员不仅要有生活照料技能,还要懂得基础照护、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
优质的护理人才是保证失能人员获得优质护理的基础。为提高长护服务质量,2020年12月,市医保局联合市民政局,在安庆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建立安庆市长期护理保险实训基地,常态化组织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我市养老护理员职业素养和服务技能。
新需求呼唤新技能
养老护理员是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常被人认定为是一份“靠体力吃饭”的工作。然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老人日趋多元的需求,养老护理员也开始成为一份“有门槛”的职业。
“在许多人看来,养老护理员只要有爱心有责任心,不怕苦不怕脏就行,但现在,只凭这些素质是不够的,现在有照护需求的老人更多,需求更加多样化,而且老人和家属对于护理的要求也更高更专业了。”参加培训的学员、大观区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王理敏举例说,一些失能老人会有康复性需求,护理员不仅要掌握科学方法,协助身体康复,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帮老人保持心情愉悦;还有一些失智老人也需要特殊照护。
王理敏曾在外打工多年,从事护理工作,2011年回家创办养老机构,现养老机构入住老人30余人,多为失能、失智老人。“我们有7名护理员,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只要有培训,我都会带他们参加。”王理敏这次带了3位护理员同她一起参加培训,其中就有刚入行的张华犬。
今年59岁的张华犬以前从事保安工作,今年转行做养老护理员,才上岗一个月,目前只会做喂饭、擦洗、翻身等简单护理工作。“这次学到了很多护理技能,都很实用,如口腔护理技术、头发护理技术。”张华犬说,在给失能老人洗头时,他通常的做法是先把老人抱到轮椅上,再推到卫生间去洗头,现在学了一招,可以先用枕头把老人的头垫高,让老人躺在床上为其洗头,省时又省力。接下来还有鼻饲技术、急救护理技术,都是他非常感兴趣且想要学习的。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针对养老护理的职业培训也正在升温。如,对养老机构引入养老、护理型专业人才的,给予资金奖补;实施养老服务人才“555”培训计划,重点对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一线护理员和家庭照护者、养老服务志愿者开展标准规范、专业技能、安全管理等培训,已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人才8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