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快到使用期限的“临期商品”悄然出现。商家往往会将这类商品打折销售,受到了消费者们的青睐,同时也有一些消费者顾忌保质期短,不敢随意购买。那么,你会为临期商品“买单”吗?
低价优势明显
临期商品,是指接近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商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如今,在一些大型连锁超市里,都设有“临期商品”专柜,集中销售临期商品。
3月5日,在大观区双岗路上一大型超市的临期商品销售专柜,蓝底白字的“临近保质期产品,请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毕”的消费提示十分醒目。货架上有日化洗涤用品、鸡蛋、饮料、啤酒、进口零食等二十余种商品。
一款1000克的婴儿牛奶沐浴露,原价49.9元,在临期专柜上打2折销售,仅需9.9元;某品牌零售价为27.5元的除湿袋,折扣后只要5.5元……
相比“新鲜”的商品,临期商品以其令人心动的折扣,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选购。如一款2折价销售的黑啤,货架上仅剩下1听。
现场,一位男顾客在仔细核实完保质期后,取下一瓶矿泉水放进了购物车。他说,“等下结完账就喝。保质期还有3个月,价格却是正价的一半,很划算。”他还告诉记者,每回逛超市,他都要来临期商品专柜“捡漏”。
以“小损”避免“大亏”
哪些商品容易成为临期商品?“知名度较差和使用率较低的商品。”一超市负责人表示。
如何破解临期商品的积压和浪费,是商家们一直都头痛的问题。而降价、捆绑销售等促销方式,则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商家主动减少毛利,其实是一种以“小损”避免“大亏”的市场行为。
在大观区关岳庙街与北正街交叉路口附近,市民汪琍已在此经营一家奶站3年多了,主要销售包括常温奶和低温奶在内的各种乳制品。低温奶的保质期一般只有21天,为了尽可能多地销售出去,汪琍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检查低温奶的保质期,一旦还剩下一周左右,她就会整理出来,放进促销的专用冷藏柜里。
3月9日,记者在店内看到两台专用冷藏柜上面都贴有“买一赠一”“买二赠一”“11元两板”等促销标签。“冬季气温低,销量稍差点。精打细算的中老年人买得比较多,这样也能减少浪费,总比卖不出去损失要小些。”汪琍介绍。
鼓励专区专柜销售
虽然临期商品有一定的市场,但一些市民在选购时仍然顾虑重重。
“其实大部分包装完好的、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临期食品,在营养上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大家可以放心选用。不过肠胃不太好的人群在选择时要慎重。”安庆市立医院营养科医生陈二花说。
“鼓励商家通过开设专区专柜、设置显著标志来销售临期商品,尤其要提醒消费者注意商品保质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杨基福说。
采访中,90后市民胡欣表示,她使用过临期的洗衣液和牙膏,和“新鲜”的并无二样,价格却便宜得多。“虽然临期商品性价比高,但我认为,大家还是要理性消费,按需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