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融入工业经济同频发力协同发展
● 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联系制度,158位县级党政负责同志联系包保重点扶持村,向全市1421个村选派村级党建指导员
● 物色一批素质高、思路广、办法多、会经营、善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
● 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强扶优”工程
● 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品、一村一策,抱团发展
我市以抓工业经济的思路抓村级集体经济,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强扶优”和“去壳消薄”两个专项行动,落实开展增点扩面、渠道拓宽、帮扶助力、部门联动、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六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全部消除,其中10万元以上1164个,50万元以上强村157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融入工业经济同频发力协同发展,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始终坚持工业理念、市场理念,与工业经济调度同通报、同点评,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总结;同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联系制度,158位县级党政负责同志联系包保重点扶持村,加强帮扶指导,有效示范引领,构建起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物色了一批素质高、思路广、办法多、会经营、善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其中,本土民营企业家和农村致富带头人324人,外出经商返乡创业106人,把乡土人才和乡贤拧成一股绳,激发人才活力,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工业经济思维和元素。在此基础上,向全市1421个村选派村级党建指导员,制定一村一策一方案,帮助村级强党建、促发展。
发展经济,项目为王。几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强扶优”工程,储备项目库4000余个,共有228个村列入中央和省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对象,累计整合各类资金达3.5亿元。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不等不靠,大胆探索创新,桐城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发展基金,重点扶持薄弱村、培育示范村;怀宁县联合省农担公司申请信贷资金3亿元,支持蓝莓产业做大做强;太湖县鼓励开展农村土地治理,复垦、开发增加的耕地归村集体所有,整合土地资源2700多亩,带动村集体增收等;望江县率先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累计授信7.2亿元,评定信用村21个,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集聚;宜秀区出台奖补办法,实行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和增量奖补,累计表彰“658”行动先进村100余村次,发放专项奖补超千万元。
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市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需求,以发展为导向,实行一村一品、一村一策,探索抱团发展。坚持发展农业生产“接二连三”,做大做强桐城小花、岳西翠兰、太湖油茶、天柱山瓜蒌、怀宁蓝莓、黄湖大闸蟹等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成为市场“新宠”,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实施“三变”产业项目1525个,发展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3家、省级龙头企业10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