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杆秤背后的文化记忆

时间:2020-08-20 10:37:54 | 来源:中安在线

杠秤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曾是商品交易必备的衡器。但随着电子秤的推广普及,杆秤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传统称量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即便如此,如今在皖西南的一些老街小镇,依旧有一些制秤人坚守着这个传统的老行当,成为最后的手工杆秤制作人。手工杆秤制作技艺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传承,宿松县二郎镇的董松义老人就是这样的一位手工艺人和非遗传承人。

与湖北黄梅县接壤的宿松县二郎镇,是闻名皖鄂两省的商业古镇。现年64岁的董松义老人,土生土长在二郎河集镇,自13岁学做杆秤以来,已经坚持了50多年。他开设的杆秤铺,坐落在二郎镇集市的繁华地段,是集市上的老字号。虽然铺面有些破旧,生意有些冷清,但散发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使从手工业时代一路走来的二郎河古镇有着深沉的历史感。同时,也见证了传统手工艺从繁荣到没落的过程,以及杆秤手艺人“轻重得宜大权在手、偏正不倚双纽关心”的职业担当。

去二郎镇采访那天,董松义正戴着眼镜在店里制作杆秤。他的工作台是一张镌刻着岁月痕迹的小桌子,桌子旁边插着一大堆工具和零部件,旁边的地上是一堆用来校秤的各种型号的砝码,墙上整齐有序地悬挂着一杆杆大大小小、做工精细的木杆秤。

“大的杆秤,能称重75千克,长约120厘米,最小50厘米,还有中药房用来抓中草药的小盆秤(俗称“等子”)。”指着挂在墙上的一排排杆秤,董松义介绍说,木杆秤由秤杆、秤钩、秤砣等部件组成,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工序繁杂,需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帽、配砣、装钩、装提纽、校秤、木杆刻度、做秤星、磨秤星、校正等20多道工序,才能做成一杆秤。木杆秤选材很挑剔,一般选用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的木材。

董松义说,他一天能手工制作4杆秤。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一年手工制作出来的1000多杆秤都能在当年销售一空,现在生意越来越差了,去年制作的100多杆秤,至今都没卖掉。

董松义回忆,13岁时他就跟着祖父学做杆秤。1980年,他被招工进入宿松县衡器社做合同工,专门做杆秤。后来,衡器社因效益不好,企业改制,下岗工人纷纷下乡开店。1985年,他在陈汉公社驻地开设了首家杆秤铺,1988年将铺子搬迁到二郎河集镇,从此走上了手工制作杆秤的职业化道路。当时,铺子里建有铁炉,他自己铸造秤钩秤砣,现在秤钩秤砣都能从市场上买到。以前,包秤头秤梢用的材料都是铜片,现在被不锈钢片取代了。

“做秤星是手工制作杆秤最繁琐的一道工序。”董松义介绍说,做秤星最需要耐心,一杆承重15千克的木杆秤要钻出将近300个小孔,钻好小孔,再将细铜丝插入孔中、割断,利用水磨抛光,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钻孔是个技术活,钻深了,插到里面的铜丝容易磨下去;钻浅了,铜丝容易从孔里掉出来。

董松义介绍,木杆秤发明之初是13两秤,定13两为1斤。利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在秤杆上刻13颗星花,后来在木杆秤不断演变过程中,有些商贩在称量时缺斤少两,欺骗顾客。统一度量衡后,就在原来的13颗星基础上增加了“福、禄、寿”3颗星,变成了16颗星。每一颗星代表一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1两,变16两为一斤,包含着中国人公平交易的信仰和良心,这也是成语“半斤八两”的来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使用市斤秤,规定每市斤为10两,木杆秤变成了10两秤。1985年,国家又统一使用公斤秤。

“祖父年轻时做过16两秤,有3根用麻索做的提绳,秤砣是石头做的,叫‘麻毫秤’,到了他和兄弟这一代,变成一个提纽、一个挂钩,再后来又发展成两个提纽,一个挂钩,并且慢慢地在提纽上装上了‘刀口’,叫‘刀口秤’。”董松义说,5年前,他将自己收藏了40多年的3杆“麻毫秤”,无偿捐献给了县文物部门,他希望文物部门将这3杆秤保管好,让后人通过它们了解杆秤的发展历史。

让董松义感到欣慰的是,2019年10月25日,县文化部门邀请他作为杆秤手工制作传承人参加了当天在该县陈汉乡举办的“皖鄂大别山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联展暨非遗展示活动”,专门为他的手工杆秤安排了一个展位,还将他捐献的“麻毫秤”拍成照片附上文字,张贴在展板上,让更多的人们认识杆秤、了解杆秤的历史与传承。

“你这个人一点定盘星都没有?”这是至今仍流传在宿松民间的一句口头禅。

“定盘星”是秤杆上的第一颗秤星,其位置是秤砣与秤盘(秤钩)构成平衡时秤砣的悬点或平衡基准点,把秤砣挂在该点正好能使不挂重物的杆秤水平,所以定盘星实际也是杆秤的零刻度或标志起算点,在这个位置上秤砣刚好能平衡空载荷的秤盘(秤钩)重量。所以,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板上钉,定盘星”。会买秤的人首先会把秤砣放到定盘星,两头端平,此秤不假;反之,找不准定盘星就会缺斤少两,失去“公正”。对于有着50年制秤经历的董松义来说,感受深刻。

正因如此,人们便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或关键环节。说一个人有“定盘星”就是比喻此人做事有主见;做事没有“定盘星”,就是无规划和既定方案,无“主心骨”,朝令夕改,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

“天地之间有秆称,那称砣是老百姓。称秆子来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星……”这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主题曲。优美的旋律,荡气回肠的故事背后,是人们对清官的高度评价——“定盘星”!

董松义说,不识秤星,难以当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杆秤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密切,几乎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一杆秤,熟悉和会使用杆秤也就成为必备技能。为此,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以杆秤为喻体的谚语,如“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吃了秤砣铁了心”“上下三处是杆秤,邻居八家是面镜”“心平勿用秤”“家中有黄金,路上有平秤”等,把杆秤灵化为一种道德理念。

“您看,秤杆高高的,压不住砣!”过去,在皖西南农村地区,到处都能看到流动商贩用杆秤向买家销售商品时的情景。用杆秤做出的生意,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定原则下的往来人情,不同于外国硬性原则下的精准计算,于是在生意中也不为硬邦邦的金钱来往,更像是一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岁月在磨平的每一个秤星中逝去,随着计量工具的推陈出新,木杆秤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现在,在皖西南地区,只有在小街小巷的果蔬摊和村民家中偶尔才能撞见木杆秤的身影。

“木杆秤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衡量器具,更是一个人良心的体现。曾经有过心术不正的商人向我订一杆小秤(短斤少两的秤),被我一口回绝。我们要做良心秤,刻度一点都不能差,斤两不能少一点,道德操守一定不能沦丧,不愧对自己的内心。只有永葆初心,我们才能把这项传统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承下去,让后来人能够接过这个衣钵,把中国非遗文化发扬下去。”谈到今后的打算,董松义说。

一把小小的木杆秤,它所蕴含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其“衡轻重”本身,成为了一件富有深远寓意的文化符号和代名词。如今,对董松义而言,制秤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信仰。

木杆秤是否会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消失?无论如何,它背后的一些文化记忆早已烙进历史,并仍以自己的方式屹立于天地之间,计量着传统文化之重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