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市,在数字化实践中,如何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进程,建设一批数字化现代农业园区,构建农业电商经营体系,加大品牌农产品网上展示和销售力度?(《安庆日报》6月2日)
电商是数字产业化的一种新业态。实践已证明,它能够从销售端迅速拉动当地电商产业链条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仓储、分拣、运输直至冷库、直播工作室等,还能促进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产品的结构调整。确实,在线下销售受阻的疫情防控期间,从田间地头的实时互动,到市长、县长直播带货,再到各大平台爱心助农,各平台农产品成交额大幅上涨,为缓解我市农产品的滞销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电商深厚潜力被进一步挖掘,也再次迎来了提质升级的新机遇。因此,从发展农村电商入手,构建农业电商经营体系,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赋能,让数字经济在乡村田野上发展壮大,已成为我们必须做好的必答题。
近几年来,我市为农村电商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投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自2015年以来,我市桐城、潜山、怀宁、太湖、宿松、望江等市县,先后获批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示范县。还有不少乡村被评为省级电商特色小镇和电商示范村。如桐城市新渡镇电子商务现有大小600余家,从业人员1700余人。仅2019年上半年,该镇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0亿元,同比增长16.8%。再如怀宁县公岭镇永新村永太淘宝商店负责人黄翠萍,在疫情防控期间,逆流而上,预计今年订单销售额超过300万元。产品远销包括香港在内的二十多个城市,为村民们找到了一把增收金钥匙。这都说明了我市农村电商的发展,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新引擎。
但毋庸讳言,与城市相比,我市农村电商的发展仍存在着某些“堵点”,如专业人才缺乏、物流成本比较高、冷链物流有堵点,生鲜农产品运输难,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有的达不到要求,数字化运营能力有待提高等。要以农村电商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赋能,必须要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
因此,在发展农村电商中,我们要集中资源补上这些短板。可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与发展农村电商结合起来,在解决农村电商这“最后一公里”堵点上下功夫。政府要在加强引导,推动科学布局。加强农村电商资源整合,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村级服务站功能,在乡村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要使农村电商从“用得上”向“用得好”转变。
同时,除了对农民进行运营等电子商务服务等有针对性的培训外,还应引导调动更多的返乡高校毕业生、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参与农村电商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电商化水平,也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才关注农村发展,为数字化乡村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发展农村电商,既要看“网上”也要看“田间”,更需要确保所经营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应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直面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在生态优质绿色农产品上做文章。确保农产品以及农民加工的产品品质,打造出县域品牌来拓展市场,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赋能。
发展农村电商,我们还要在做强产业和确保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要以精准的线上渠道信息反馈,促进上游种植养殖环节布局的优化和结构的调整。要引入农业品牌企业、兴建一批数字化现代农业园区,更多的聚焦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价值,为未来发展蓄势。同时,做好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管控,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以良好的线上、线下品质,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