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复兴镇是安徽省重点中心镇,是全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镇。近年来,该镇着力强化特色产业与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对接,科学规划产业扶贫资金,形成科学合理、特色高效的产业扶贫体系,为当地农户持续稳定脱贫提供了产业支撑。
▲花卉苗木产业成为王营村“新兴产业”。图为当地村民在苗圃基地里除草劳动。
▲梁公村冷藏保鲜库外景。
梁公村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建成冷藏保鲜库,带动村民走上发展特色农业之路;王营村利用沿江和沿湖广阔滩涂和肥沃土壤种植花卉苗木,带动当地农户发展“新兴产业”;套口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通过“文旅农”融合助力农户脱贫致富……近年来,复兴镇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带动农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村里建起保鲜库
复兴镇梁公村地处泾江东岸,拥有泾江岸线6400多米。泾江是宿松沿江洲区最大的河流,宽100余米,从大官湖南岸入口,通达长江,曲折绵延30余里,是洲区人民的母亲河。
梁公村是复兴镇唯一一个贫困村,去年,该村利用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加上村里自筹10多万元,建成一座容量600多立方的冷藏保鲜库,让当地群众的玉米、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滞销期能完好保存,盛销期得到最大利润,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我们洲区是瓜果之乡,每到夏秋季节,瓜果蔬菜集中采摘,因为缺乏冷藏保鲜设备,农民不得不尽快集中销售,这样就会出现贱卖现象。建冷藏保鲜库,就是要达到果蔬错峰销售的目的。”梁公村党总支书记王大火说。
“我们家种的桃子摘下来后,放到保鲜库里储存一段时间再出售,每公斤能多卖4毛钱。”梁公村村民曹松霞高兴地说,“有保鲜库真好。”
和曹松霞一样,当地很多村民都受益于村里建有冷藏保鲜库,他们再也不用为家里的果蔬滞销而发愁了。
初夏时节,梁公村农户的四季豆隔天就采收一次,因为村里建了冷藏保鲜库,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四季豆滞销了。当地每天有人上门收购新鲜蔬菜,然后送进保鲜库冷藏储存,实现了为村民提供“收购、储藏、销售一条龙”服务。梁公村也由此走上发展特色农业之路,同时带旺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将保鲜库承包给有能力的村民管理,充分发挥了保鲜库功能作用,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而建保鲜库造价很高,要不是扶贫项目资金,我们想都不敢想。”王大火说,“保鲜库建起来简单,但运转要跟得上,这就需要村集体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管理经营。对这项民生工程产生的集体收入,要反哺到其他脱贫扶贫工程中。”
梁公村是省级森林村庄,在泾江和沿湖地带种植黑杨200亩30000多株。“脱贫之后,打造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宜居宜业的森林乡村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时进行绿化提升,打造生态廊道绿色景观,持续提升人居环境。”王大火说。
花卉苗木成“新兴产业”
近年来,复兴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文化室建设、便民连锁超市、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十个全覆盖工程”,一村不落、一户不漏,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夏时节,走进复兴镇王营村,一处处白墙黛瓦的崭新村落展现在眼前——平坦的巷道,整洁的院落,绽绿吐翠的树木,配套齐全的村民休闲广场、多功能活动室和超市、卫生室,再加上周边田野上一块块金黄的麦田的点缀,仿佛在欣赏一幅浓墨重彩的美丽画卷。
2019年,王营村开始建设省级中心村,这在复兴镇是唯一一个,内容包括对全村的危旧房和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硬化巷道,新建村多功能活动室和村民休闲广场,并配套了各种健身活动器材,沿原有的通村公路两侧栽植各类苗木,清理整治当家塘等,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各种各样的苗木花卉既可以美化庭院,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王营村的特色产业就是苗木花卉。该村去年建起110亩花卉苗圃基地,栽种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冬青、紫叶杏等十几个品种,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助力脱贫增收。
“没有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就是空谈,花卉苗木就是我们村的‘新兴产业’。”王营村党总支书记杨龙说,“目前村里集体土地有百分之八十已经流转,我们把发展壮大产业作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
王营村是宿松县距离县城最远的自然村落,东靠长江、西邻黄湖,南与望江县杨湾镇余埠村毗邻,北与九成农场相连,沿江和沿湖有种植花卉苗木的广阔滩涂和肥沃土壤。眼下苗圃基地里正是最忙碌的季节,贫困户都被优先安排到这里务工。在当地村民的眼中,苗圃基地里花卉苗木充满生机,也承载着他们一年丰收的希望。
“现在乡村环境美了,大家一心一意想着发展产业。政府又出台政策扶持发展农业,很多惠农好政策支持,群众现在干劲十足。”贫困户程学明说。
“我们村成立了新源创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王营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注册,经营劳务派遣等业务。两个集体经济组织都是以党建为引领,让农民实现就近创业就业,分享产业红利。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以前的零增长到今年的十多万元。”杨龙说。
“文旅农”融合助脱贫
复兴镇是“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国家级3A风景名胜“长江绝岛”小孤山位于该镇境内。小孤山下的套口村以“生态名村、旅游名村、产业大村”为目标,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旅游环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生态旅游村,助力脱贫攻坚。
“我们村脱贫工作围绕的一个主线,就是打造乡村旅游。”套口村村委会主任王红卫说。
套口村目前正在走实现“一带两渡”脱贫的思路:“一带”就是发挥好长江旅游带动作用,已经开始了农家乐和采摘园项目建设,农家乐五户八院也正在升级中,预计年可产生效益1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两渡”就是依靠两个轮渡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两渡”包含套口轮渡和小孤山轮渡,每天6次往返彭泽县城和套口及小孤山之间,2019年承包费分别是10万元和6万元,“两渡”正带动村民走上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如今,走在套口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上,两旁溢满视野的是绿意美景,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今年,套口村利用文旅扶贫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5万元新建停车场,2000平方98个停车位高质量完成。
说起乡村变化,套口村村民石菊喜最有发言权,前几年他患重病被纳入贫困户,并在村干部帮扶下在家门口做起小生意,另外他在停车场维持秩序,目前家庭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改观。
王红卫介绍:“在游客高峰期,我们为贫困户提供免费摊位,每天来往江西彭泽和套口、小孤山的两处轮渡过渡,贫困户都是免费的。”
近年来,套口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景区周边开设农家乐、垂钓中心、果实采摘等项目,为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开展脱贫攻坚提供充足动力。
王红卫说:“乡村旅游不仅让群众钱包鼓起来,也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下一步,我们村将积极寻求村级发展新突破,整体构建以同马大堤为轴线的乡村旅游空间发展轴,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带,发挥独有旅游资源,打造经济新亮点,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套口村通过‘文旅农’融合助力脱贫,夯实旅游产业基础,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扶贫的方式,积极倡导全民创业的乡村文化产业运作模式,已经成为旅游名村的创造和样板。”复兴镇扶贫站站长吴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