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柴油机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技术工短缺的岗位有了熟练工、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富余的30名员工有了新岗位、“共享员工”杨永生每月收入增加了800元……今年2月份以来,市经开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实行“共享员工”模式,实现了一举多得,截至目前共有21家企业、389名员工实现了共享。
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经开区3.9工业园内的大发柴油机金属结构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为柴油机生产配套产品,2月10日就已复工,订单排到了8月份,但是员工有所短缺。而园内另一家企业——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受疫情和市场下行影响,企业订单有所减少,出现开工不足情况,全厂800多名员工有所富余。
“有的企业用工短缺,有的企业员工过剩,这种情况在我们区不少企业都存在,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市经开区人社局高级主管章凯介绍,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探索实行“共享员工”模式,即根据企业生产用工阶段性、周期性特点,建立短期用工调剂制度,用工调剂期为1至3个月,期满后员工再回归原企业。双方在协议中明确调剂期内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工资待遇等方面,同时,为鼓励企业间劳动力有序交流,在调剂期内,按照每位共享员工每月300元的标准补贴原用工单位。在这种模式下,包括杨永生在内的19名员工从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来到了安庆大发柴油机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共享”为企业双方和员工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于大发柴油机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来说,好处是解决了用工难题。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力说,“来的都是熟练技术工人,包括焊接、油漆等工种,像杨永生就有20年的工作经验,一上来就能直接投入工作。”对于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来说,好处是稳定了就业岗位。“通过这个模式真正把人力资源理念从‘为我所有’转变成‘为我所用’,在我们生产淡季的时候将员工借给其它企业,在旺季的时候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恢复满负荷生产。”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吴锐介绍,“这次我们共有30名员工进入‘共享员工’的周转池,分别调剂到工种相近的3家企业,一定程度降低了我们的用工成本。”而对于“共享员工”本人来说,则是保证了收入。“我从2月10号就到这里来上班了,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之前基本相同,但比原来每个月多了800块钱。”杨永生说,“工资一方面是跟计件挂钩,另一方面多了岗位补贴,现在每个月能拿到四五千块钱。”
截至目前,市经开区包括环新集团、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中船安庆柴油机公司等21家企业、389名员工实现了共享。下一步,市经开区还将继续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搭建企业间用工调剂服务平台,充分释放人力资源的要素优势。(记者江露露 通讯员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