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汤泉乡侯六村,因200多年前村里曾经居住着侯姓陆姓两大姓氏而得名,后来随着岁月的漫漫洗礼,“陆”字也就逐渐被人们约定俗成地写成了“六”字。
近十年来,该村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紧紧抓住省级、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等利好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丰富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等多种途径,逐步实现了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蝶变,被评为第四届太湖县文明村镇以及全县民主法治、三大革命等先进村。如今的侯六村,人居环境优美和谐,特色产业渐成规模,文明新风吹暖人心,正以崭新的姿态立于花亭湖畔。
村庄面貌换新颜
该村面临碧波荡漾的花亭湖,西面背倚峰峦竞秀的桂英寨,东临山峰险峻的平敞寨,传说中的太平天国时期遗迹至今依然有所留存,而且站在山巅,可以眺望雄伟壮观的花凉亭水库大坝。这里水路陆路交通便利,集山区库区为一体,总面积19平方公里,辖23个村民小组680户2480人。
金秋时节,车子行驶在侯六村弯曲的村组公路上,进入眼帘的,是一幅自然恬静的田园画卷。但见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秋色爬上枝头,将山坡点染得五颜六色;民舍点缀其间,将村色装扮得格外艳丽。一座座小洋楼因势而建,相互依偎,相互簇拥,抑或连成排,抑或串成线,与近处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相互辉映。而村旁300亩的生态竹林更是景致幽美,竹影婆娑。
这里不仅具有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条件,而且近几年来通过全力实施省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更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环境大变样了。以前,这周边到处是杂草丛生,猪圈、厕所也是乱搭乱建。现在全部都整治好了,还新建了这么大的文化广场,安上了这么好的体育器材。我们都喜欢到这里来跳跳广场舞,乘乘凉,聊聊天,心情非常好。平常,大家看到这样好的环境,也都会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去。”村民赵李月家就住在中心村文化广场边上,对家门口这样的大变化喜不自禁地说。
在村民的眼中,这个新建的文化广场,成了村民们锻炼、休闲、跳舞的好去处。除安装的漫步机、健腰器等健身器材外,新颖气派的百姓大舞台,生动形象的文化墙,内容丰富的文化栏,干净整洁的优美环境,无不吸引着村民们前来休闲娱乐。这些只是近年来该村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环境整治的一个主要缩影。
据该村党总支书记盛文浪介绍,前些年,村里对前畈组、太平组和双河组的3个自然村庄进行了环境整治,建起了连通隔河东西两岸、长105米、宽5米的侯六大桥,彻底解决了两岸群众长期的心头之患;畅通了村组水泥道路13公里,而且水泥路通到了80%的农户;2015年已对境内的小(二)型水库桃术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11口当家塘实施了综合整治,对20多渡拦河堰进行了改建修缮;投资50万元大力实施教育推均,积极改善了侯六小学办学条件。在此基础上,该村于2018年实施了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采取“财政补一点、部门促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广泛动员全体村民参与,新建组级水泥路350米;对2公里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新建浆砌毛石防泄挡水墙1000米;对安全饮水工程进行了全面整治,更换了主水管和部分延伸管道;拆除旱厕、猪圈、牛栏38间,铺设排污管道900米,新建了污水净化池、公厕,增购垃圾桶50个;新建了村部、中心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舞台、文化宣传墙等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阵地,对村庄进行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对部分房屋风貌进行了改造。该村还新建了为民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如今,该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组组通达水泥路为村民出行带来了便捷,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环境好了,我们大家都要维护。像我这样的环卫工,村里聘请了25名,每个人都有包保区域,每天都要清扫。”村民赵华仁是村里聘请的环卫工,对自己的职责非常清楚。据悉,为了实现从“一时美一处美”到“处处美持久美”,该村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以村为单位建立公益事业理事会,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实行保洁员清扫、村民包干责任区的办法,制定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特色产业助新生
侯六村曾是有名的“板栗村”,是我县万亩板栗的主要基地之一,面积达4000多亩。每到板栗成熟时节,栗树翠绿殷殷,满山硕果累累,“仙人球”压弯了枝头,老百姓忙活在山头。家家户户带着长竿、挑着箩筐,打栗球、剥板栗,那清脆的敲打声、那欢快的笑语声,交织在一起,碰撞在一起,久久地飘荡在这山那山之上,收获喜悦,十分热闹。因此,板栗树也就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村民的“摇钱树”。
“随着板栗市场的变化,长守着板栗这个产业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另觅致富路径。”盛文浪精心盘算着侯六村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
据了解,近几年来,该村立足土地资源优势,抓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转型增收致富之路。一方面,该村成立了绿林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已发展毛竹林场300亩,2017年成立了同宏竹业加工厂,实现了毛竹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发展。去年,该村新发展茶园80亩,建起茶叶育苗基地10亩,并尝试种植了瓜蒌、水果玉米等农作物,预计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1万余元。另一方面,该村积极鼓励能人大户创业,带动农户发展种养殖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目前,该村涌现出了养猪、养牛大户余加雷、余加良等创业能人,村民自主发展茶园700多亩。
“我们这里种茶、喝茶的习惯由来已久,全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也非常适合种植茶叶。下一步,将以茶叶为主导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做强茶叶产业,同时,结合花亭湖水域周边林相改造,准备新建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苗木基地,林下套种茶叶,发展林业经济,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盛文浪信心十足地告诉笔者。
仁义美德传新风
自古以来,侯六村与水相邻,村民临水而居。在花凉亭水库未修之前,王家河和芹河在赵家河交汇,进入汤弯温泉,流经侯六村的李家河,再通过青石河流入长河。
而在李家河的河东,曾经是千亩良田侯六畈,沿河田岸均有十足的石砌,阻挡着洪水的侵袭,使得农田旱涝保收,成为当时当地老百姓的天然粮仓。河西则是现在村部的所在地,据史料记载,在距村部200多米的殷家大屋是解放初期太湖青石乡政府的驻地,曾经的辉煌已经镌刻在岁月记忆的长河之中。
曾几何时,花凉亭水库未建、赤百公路未通,这里一直是山区群众从事木材、毛竹、农副产品交易沿河放排而下的主要集散地和水码头,甚至直通长江,那曾经的人来人往、过客匆匆,为多情的侯六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五十年代末期,水库建成后,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县里在该村的蛇龙台、后畈组分别建起了一号、二号码头,五十多年来一直成为周边乡镇广大群众从水路出行的重要码头,山区的物品顺水而下,进城去卖;同时,老百姓建房的材料又逆水而上,运进深山。缘于这里的百姓世代与水相伴,靠水吃水,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二十多年里,在以李启球为赵河乡船队队长的带领下,11条客船、货船长年累月穿行在花亭湖的青山绿水之间,方便了千家万户,满足了生产生活需求。而当初的木船也逐渐换成了铁船,直至现在的快艇,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成为岁月变迁的一个见证。
“那时的赵河船队在全县都是挺有名的,船队一班人也是坚持立足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每天客上客下,络绎不绝,生意也做的红红火火、风生水起。”富有从事水上运输经验的李启球说。
“当初也是本着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目的,设立了张湾、李河码头,停靠船只和游艇,接送旅客和货物。”
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就是这小小的码头,却承载着“义茶”、“义渡”的感人故事。
据村委会主任李启求回忆,该村以花亭湖为中心,分为河东河西,而两岸群众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一直都是靠船摆渡。从1986年开始,村民赵华春为了方便村民,在张湾码头帮忙“义渡”,坚持十几年如一日,不顾下肢残疾,一天到黑,蹲守渡口,随时摇桨,往返两岸。
更值得传颂的是,赵华春的祖父曾在这里古驿道的古茶亭传出“义茶”佳话。他私人出资买下两斗田,租给别人,将田租为过往百姓兑付茶钱,十分受人称赞。如今,物是人非,尽管“古茶亭”不在了,摆渡也不需要了,但“义茶”“义渡”的美名一直传扬至今,成为侯六人的精神坐标。
今天,这座侯六人的精神坐标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中依然延续传承着,依然熠熠生辉着。全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阵地,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优秀组干、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开展大年春晚文化汇演,立起了村规民约,改善了人居环境,让文明新风吹遍了每个角落。
“村里广泛倡导移风易俗,村民积极响应,红白喜事都很节俭,不搞铺张浪费。村里的民风非常淳朴,邻里之间十分和睦,只要哪家有事,大家都会去帮忙。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大家的文明意识都增强了。居住环境很舒适,心情也很舒畅”,被评为“最美家庭”的赵艮珍高兴地说。
“恢复高考以来,全村考取了500多名大学生;九十年代,由上海大众公司投资130万元新建的太湖县第一所希望小学,2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140多名在校生,大兴教育之风声名远播。”该村总支书记盛文浪告诉笔者。
“全村楼房率超过95%,宽带入户达到90%以上,农户改厕370多户,农村的文明建设正在日益兴起,侯六村正朝着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文化特色村的奋斗目标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