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谯楼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9-11-01 14:37:08 | 来源:安庆新闻网

重新曝光 l_CB20191030153248463032_02.tif.jpg

左图为上世纪末的谯楼,门口挂着“安徽池州军分区”的牌子

重新曝光 l_CB20191030144622263090_02.tif.jpg

上图为2006年9月16日修复后的谯楼

短短几百米长的龙门口街,是安庆最著名的街道之一。

龙门口街,地势高耸,曾是老省府所在地,也是旧时安徽科举考场。民国后,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中华书局、大德堂等聚集于此,加上龙门口西旧藩署处设立的安徽省立图书馆,此地一时成为安庆文化中心。如今,安庆一中和谯楼仍在这条街上。

龙门口中段的谯楼,气势雄伟。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驻江宁(南京)的安徽布政司移至安庆谯楼内,安庆作为安徽首府的历史由此开启。

谯楼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四次修葺。据史料记载,早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安庆就建有谯楼,后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交战时被毁。明朝洪武元年重建,并将其作为知府衙署的望楼。乾隆年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移至安庆,谯楼又进行大规模修葺、扩建,此后一直作为司署之所,也成为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保存的双檐楼阁谯楼,是清同治六年(1867)由安徽布政使吴坤修牵头修建的。解放后,谯楼一直为池州军分区所用。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辖区的制约,谯楼在风雨的侵蚀下毁坏严重,墙根下长出大树,部分椽瓦脱落残缺,砖石基座也严重受损。安庆市民曾多次呼吁对此进行抢救性修复,但终因诸多条件所限,修复计划搁浅。

1990年,谯楼先后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谯楼的修缮工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谯楼与安庆一中仅一墙之隔。一房地产开发商看到它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遂向池州军分区提出花5000万元,盘下这块地皮,但是没有提出对谯楼的处置方案。时任安庆一中校长周诗长对谯楼有着一种强烈的情结。在他看来,如果这一座与学校共生存的历史建筑遭到不幸,作为一校之长的他也难以面对历史。周诗长遂向安庆市委、市政府建议,由安庆一中买下这块地皮,并首次提出对谯楼进行修复,保证其全貌。经过学校党委研究,学校提出花1500万和池州方面进行谈判,但这与开发商提出的5000万有巨大的差距。安庆市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这一历史建筑的巨大价值,也与有关方面展开斡旋,与此同时,安庆一中与池州方面进行了艰难的谈判,最终以2100万元的价格将这块地皮买了下来。2004年6月,安庆一中成功进行资产置换。算起来,时光过去了整整80年,全皖中学(旧址)终于又与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旧址)并为一体,此为安庆教育界一件幸事。

接手谯楼后,安庆一中立即将谯楼的修复工作提上日程。修复工程方案由东南大学专家论证、设计。2006年3月15日开工。为了尽可能完整地保留谯楼原貌,在修复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将拆下来的砖瓦、木料逐一编号,谯楼原木料只要能用的,加工处理后仍保留在原位,不能用的,一律用上好杉木替代。那根长7米、直径27厘米的主梁,就用了16根优质杉木,花了19万元。整个安装过程中,全部使用传统工艺,没有使用一根铁钉。2006年4月6日,修复人员在谯楼拱门顶部的前后发现“白日青天”和“阅经楼”两块石碑,前者是吴坤修取前知府徐士林联句“只要这点心干干净净无惭白日青天”题写,后者乃民国安徽省长许世英之手书。为保持旧貌,这两块石碑被复嵌于原位。

2006年5月26日,谯楼正在修复之中,安庆一中办公室程裕主任收到邮局寄来的一张1000元的汇款通知单,汇款地址是“安徽安庆”,汇款人为“金卯刀”,汇款附言一栏中写下了一句让人感慨的留言:“我为谯楼捐块砖。”得到这一消息后,笔者随即进行了采访。当时一中的陈文贞副校长及相关领导接受了采访,我连夜采写了《金卯刀,你是谁?》的报道,整版发表在《安庆晚报》上。之后,省内主要媒体纷纷转载或派人来宜采访报道,反响很大,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安庆一中的教职工、老校友等纷纷捐款,为谯楼重修出一把力。2006年6月11日上午,鞭炮齐鸣,谯楼主梁在吊车的牵引下安放入位,标志着古谯楼修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2006年8月初,谯楼的修复工程基本完工。

谯楼是安庆遗存的为数不多的古老建筑,承载着老城的历史和文化。如今的谯楼成为安庆一景,南来北往的游人至此,都会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李卉 文/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