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大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天柱山崎岖的小道上,闪过王安石、黄庭坚、曹松、范成大的身影。在民间,人们津津乐道他们勤奋读书的故事,渐成演义。如今,许多文化遗存似天柱山深秋的红叶,散落在山野间,绚丽了千百年。
天宁寨上的“读书台”
走进今天潜山市委的办公地天宁寨,迎面山坡旁,一块刻有“王安石读书台遗址”字样的巨石,赫然入目。
潜山的大人小孩都知道,天宁寨的声名,是因为与王安石结缘而享誉千年。
宋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来到潜阳。本来,他在鄞县任满以后,朝廷大臣推荐他,欲为其谋求一个馆职,而且朝廷颁下诏令,催他到京都候试,他却希望能“得因吏事之力,少施其所学”,选择了通判这个地方官。
他在天宁寨通判厅侧边建起楼阁,是为“舒台”,夜夜在此读书吟哦和处理政务。在宋代,王安石的勤奋和文才是出了名的。他说过:“非读书不足以应事。”“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元人修的《宋史》这样描述他的文才:“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有些书记其少年苦读之状,情形竟也类同于囊萤映雪的故事。在天宁寨皎洁的月光下,王安石埋头攻书,“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致曾巩信》)。月下东山,王安石拨亮清灯,伏案疾书,窗口彻夜吐出缕缕清辉。天长日久,百姓就把此情此景誉为“舒台夜月”。
如今,这些屋宇、堂廨荡然无存,但是,“舒台夜月”早已成为“潜阳十景”之一。
石牛古洞旁的“涪翁亭”
从潜山市区出发,越“旌驾桥”,在三祖寺入口处拐至“石牛古洞”,一片茂密的树林背后,隐约可见古朴的涪翁亭。黄色的琉璃瓦、朱色的亭柱、绿色的画格,还有高高翘起的角,“涪翁亭”三个大字,十分醒目。亭子依山而建,人坐亭中,近可看石壁题刻,极目远眺,群峰连绵不断,天柱山主峰似乎触手可及。
涪翁,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黄庭坚的别号。黄庭坚曾在山谷筑室读书,后人于其地建亭以祀。明胡缵宗赋诗以概:“涪翁读书处,琬琰绣荒苔。谷水冷冷出,云山漠漠来。”涪翁亭,原在三祖山西侧山谷间,石牛溪东侧崖畔。《大明一统志》载:“亭与石牛相对。”原亭圯,现在所见的涪翁亭,是上世纪80年代于石牛洞西侧崖畔重建的仿宋建筑。
宋神宗元丰三年(1079),黄庭坚任北京国子监教授期满,便赶往京都吏部候选改派。朝廷本来打算委他为卫尉寺丞兼著作佐郎,由于受苏轼诗案影响,改派为江西吉州太和县令。赴任途中,他顺道看望在舒州任提点淮南西路刑狱的六舅李常。在舒州,他结识了大画家李公麟,两人相见恨晚,甚是相投。随后黄庭坚在众人陪伴下,游览了天柱山胜景。为此,他还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
李公麟还欣然为黄庭坚作《青牛读书图》,以记其胜。黄庭坚本为书坛高手,书法独成一家。他读书的石牛古洞,石壁平整光洁,正是题书的天然绝佳处。他在这里留下的一幅“李参、李秉夷、秉文、吴择宾、丘揖,观余书青牛篇,黄庭坚庚申小寒”石刻,系其真迹,笔力洒脱,既记录了当年与朋友同游的雅事,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方弥足珍贵的书法珍品。
天柱山上的“惜字亭”
登天柱,在主峰对面南侧“帝座石”旁,有一石亭曰“惜字亭”。亭子坐北朝南,为全石结构,高2.35米,顶端由4块石板构成层面,石凿挑檐,十分精巧,中空成室,但人不能进,有圆拱门,门额镂刻“惜字亭”,虽经风吹雨淋,岁月侵蚀,字迹仍清晰可见。据考,此亭建于明嘉靖年间。
毋庸置疑,当初建造这座石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人们对写有字迹的纸张要心存敬畏。这大概由于古代信息匮乏,一书难求,退而求其次,把与书相似的东西都列为至宝。为了强化概念,在当地就有不少传说,说某某烧了字纸,结果遭到什么报应之类。由此可见,文化崇拜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