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集邮七十年 方寸见变迁

时间:2019-09-05 14:37:05 | 来源:安庆新闻网

初秋,天气依然燥热。笔者走进邮照达人徐敬宾位于潜山市蓝鼎小区的书房,心情立马娴静下来。满屋的邮品,散发着特有的香味。徐敬宾正在书桌前整理自己的邮照,忙着筹办“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集邮展”。徐敬宾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的集邮史,恰好与共和国同龄呢。可以说这里的每张邮票,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的集邮经历与国家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艰涩记忆

徐敬宾出生在皖河下游的怀宁江镇。“小时候,那里是一个水路码头。镇上的邮政代办所就设在我的家里,每天有邮差来来往往。花花绿绿的邮票成了我童年难忘的记忆。”新中国成立之初,少年的徐敬宾只是觉得邮票好看,央求那些来取信的人将邮票撕下给他,一见到别人扔掉的信封,他就连忙捡起来,撕下邮票,放在一个大本子里。回忆往事,徐敬宾娓娓道来。1955年,集邮杂志创刊,正在就读农校的徐敬宾,此时集邮兴趣正浓。“当时,家境不好,为了免学费,我从安庆初中转到了怀宁农校。我想订购全年的《集邮》,犹豫了好多天。靠省吃俭用,才凑够几元钱的订金。”这期间,他有意识地收藏了国旗、国徽、天安门等邮票。特别是1959年发行的“开国大典”邮票,四张一套,他如获至宝。“这张邮票记录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在我国邮票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遗憾的是,文革期间,集邮被看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不少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邮票被上交审查,丢失了。”说起这段经历来,徐敬宾惋惜地叹了口气。

创客邮迷

“八十年代,集邮事业很快得到复苏。不过,我每月工资不到一百元,买一套8分的邮票要精打细算。”徐敬宾谈起当时的集邮事儿来,眉飞色舞。他说,到了九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邮不再是封闭式的简单收藏了,而成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1991年,他在县城举办了首次个人集邮和摄影作品展。1992年,他因公出差去贵州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即兴拍了几张瀑布图片,回来后惊喜地发现,有一张与1981年发行的普21第4枚邮票构图、色调不谋而合。这一来,让他对邮票和摄影的有机组合产生了冲动。他一有机会就根据邮票上的图案,到邮票原地拍摄同图照片,然后将票照组合成一体,加盖票地邮戳,便形成了独具一格地“极限邮照”。这种集邮的方式,让方寸之地得到拓展和延伸,被同行公认为是集邮界的创客,也徐老自身收获了无穷的乐趣。1996年退休后,徐敬宾更是一发不可收,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30个省份,他制作的极限邮照有2000余枚。集邮、旅游、摄影,撰写邮文、参加邮展,交流邮品……徐老的老年生活犹如他的集邮册逐渐丰富而多彩起来。

文化使者

至目前,徐敬宾收藏的邮品有2万余枚,组编的邮照按“爱我中华”“江山多娇”等分类共7大类29部38框。一枚枚看似不起眼的邮票,从图案到纸张,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见证着新中国的变化与发展。翻开 一本本集邮册,犹如进入微缩的“历史档案馆”。如今,年逾八十的他,虽患有眼疾,不能打字,但精神矍铄,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集邮文化传播上。他围绕邮品,结合自己的集邮活动,让人代笔撰写邮文。“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书信被微信代替,邮票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但它所承载的文化不会消亡。”如何让中小学生们了解邮票知识?如何通过小小的邮票开启一扇了解国家、了解世界的窗口?徐敬宾常常思考,作为市关工委成员,他主动与教育局和学校联系,在校园开展邮展活动,为学生们送上这一特殊的精神食粮。

2013-2015年,中国邮政连续三年发行了“中国梦”系列邮票,徐老订购了全套邮品,并根据《中国梦》邮票内容,制作出系列极限邮照。“你看,‘人民幸福’一组有特种邮票4张,分别是安居乐业、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美好生活主题,我就围绕这些主题,找出这些自己平时拍摄的图片,这些图片,是身边人身边事,配合邮票展出,更有感染力。”徐敬宾指着正在组稿的一框邮照向笔者介绍。

徐敬宾老人说,自己既是新中国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受益者。改革开放以后,自己的住房、医疗、养老都有了保障,每月的退休工资有5000元以上,加上儿女的支持,参与集邮活动,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了。“每个人都应当是奋斗着。我也不能倚老卖老、坐享清福呀。”他要继续用个性化的作品,去见证、讴歌我们伟大的新时代。说话间,徐老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意。


(通讯员 王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