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桐城市新渡镇老梅村村民陈义虎再次通过该市“农夫商城”平台采购了一批接下来要用的农资。“之前买化肥、种子要跑许多路,有的甚至还要去桐城市里买。现在方便了,什么东西都能家门口解决。”陈义虎说。
陈义虎的“方便”得益于市供销社与桐城电商企业联手打造的“农夫商城”电商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在桐城218个乡村建立电商服务站,为越来越多的村民带来农产品上行、下行的免费服务。
近年来,市供销社通过新网工程、村社共建、深化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把牢“三农”基本盘,促进了全市商品流通、繁荣了城乡市场,成为推动安庆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网工程注入动能
安庆是农业大市,农村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针对农村市场新变化,近年来,安庆市通过整合资源、联合合作,打造贯通城乡、机智灵活的双向流动现代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其中就包括新网工程。
该工程着力构筑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五大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工程实施后,安庆市网络体系日臻完善。
免费推介农产品、免费销售农产品、免费提供技能培训……“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不仅能买,而且能卖。不懂的地方,还有专门的人来教。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实在太大了。“谈及新网工程打造的“农夫商城“平台,陈义虎说道。
从桐城市的“农夫商城”到位于48号电商园的供销电商网点,新网工程的触角近年来贯穿城乡,越来越多的市民、村民因此受益。
截至目前,安庆市通过新网工程,建有各类经营服务网点6963个,其中:农副产品购销网点387个、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1215个、农资销售网点1662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256个、金融服务网点25个,实现了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点在重点乡村全覆盖。
此外,市供销社还通过资本合作,将市区农野农资、禾丰农资等25家农资经营骨干企业组织起来,联合成立了安徽新徽农农业科技公司,集采购、物流、配送、销售和科技服务为一体,开展集中采购,联购分销,使企业从单纯的农资供应向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8月底,潜山市官庄镇西岭村的油茶长势喜人。曾经的贫困户华心来在油茶基地里帮忙修剪苗木。现在的他,不仅有了工作,家里还养起了7头黄牛,年收入能达到6万元,告别了贫困。
西岭村山高路远,当地主要以种植茶叶、油茶等为主要产业,该村此前贫困发生率在30%,没有集体经济。2017年,市供销社在西岭村开展“村社共建”扶贫行动,以油茶、茶叶为突破口,建设农业产业基地。
通过村集体控股、供销合作社参股及经济能人、贫困户入股的形式,让农村资源变股权。不仅仅是西岭村,近年来,市供销社采取“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项目资金扶持”等方式,通过资本、生产、经营合作,千方百计改造基层社、发展专业社、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打通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累计投资50余万元,组建了朱查村供销社、杨庄正旺农业公司和西岭新供销农业开发公司,促进农村“三变”,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系统新建改建基层社103个(其中村级基层社28个),发展农民专业社419个(其中国家级专业社5个,总社级示范社23个,省社级示范社86个),创办农村综合服务社1500个。
打造现代农业名片
安庆百姓的餐桌上,少不了一种方言中称之为“屯”的禽类。“屯”的学名为“番鸭”。20年前,番鸭的养殖、繁育技术被国外“垄断”,市场价格较高。而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这一“垄断”。
2011年,在安庆禽业领域颇具名声的永强农业从法国引入番鸭品种,开始了这一品种本土化养殖、繁育的尝试。2015年7月,该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这种尝试背后,其实是市供销社培育发展社属企业,创新经营机制,打造现代农业名片的突破。截至目前,市供销社全系统有独资、参股、开放办社等企业91家,其中2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上市。参股企业绿福股份建立了3.26万亩粮食生产基地,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和省级粮食增产增效攻关示范区,辐射带动种粮大户耕地面积达15万亩。同时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安徽农科院合作,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生物质循环利用基地,2017年2月成功在新三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