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大炮的轰鸣声已成为九旬老人的一辈子记忆。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他历经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8月27日,安庆晚报记者采访了周锦文老人。
图为周锦文老人
参加孟良崮战役
1929年,周锦文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一个农民家庭。出生不久,母亲便去世了,他从小给地主家放牛、种地。
1946年,16岁的周锦文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担任苏中军区第六分区警卫员。短短的几年时间,周锦文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在他的身体上,留有多处大大小小的伤疤。“这些都是敌人刺刀、子弹、炮弹留下的‘痕迹’。”周锦文说。
1946年6月底,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在华东地区,蒋介石调集45万大军对苏皖解放区大举进攻。其中,敌第74师是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之一,部队全部美械装备,号称是蒋介石的“御林军”、“王牌军”。自解放战争爆发以来,这支军队攻淮南,夺两淮,连战连胜,骄横跋扈。此时,解放军转到了苏北重镇涟水城,准备在此给予敌人痛击。
有一天,国民党军队向涟水方向发起进攻,周锦文所在部队埋伏在战壕和碉堡中。突然,敌人从远处连续发射几枚威力很大的炮弹,“嗖、嗖、嗖”呼啸而来。正在碉堡中的周锦文迅速卧倒,用手护住头部,炮弹爆炸产生的威力把碉堡炸了个粉碎,一堆堆沙土瞬间将他埋没。战友赶紧把周锦文挖了出来,好在他只是受了点皮外伤。
“当时听到炮弹声响后,我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趴下。要是迟一点,恐怕我的脑袋就要被炸飞。”回想起当时的经历,周锦文十分感概。“解放军战士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敌人的坦克,很多战士勇猛地冲到战场上埋放炸弹,成功将敌人坦克履带炸断。”
1947年,周锦文随部队(华东野战军)参加孟良崮战役。这是一场运动歼灭战,该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第74师,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周锦文介绍,国民党整编第74师被华东野战军围困后,便用岩石构建碉堡,同时还修建了大量的战壕。为了让视线变得宽阔,自作聪明的敌军还将阵地周围的树木给砍了。正是因为敌军这一举动,使得我军的攻击频频得手。“炮弹将敌军阵地上的石头工事一一摧毁。各种碎石飞溅,砸向无处可藏的敌人,敌军伤亡惨重。”
周锦文说,1947年5月15日,国民党整编第74师被困在孟良崮为核心的几个山头上。当日下午1时许,我军发起总攻,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多路突击。虽然敌人竭力顽抗,最终还是被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与死神擦肩而过
1948年11月,周锦文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
周锦文介绍,每一次战斗都非常惨烈。我军战士遭到敌人火焰喷射器的疯狂喷射,一些战士变成了火人,但他们依然扑向敌人,拼死搏斗,令敌丧胆。
1948年底,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周锦文所在部队驻扎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当时临近春节,村里却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过年的气氛。后来才知道,这个县城以前是国民党的模范区,受国民党的教化,一些群众对共产党军队有着对立情绪。“解放军官兵为了加强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开展政策宣传,宣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时派战士为群众做好事。渐渐地,当地群众开始上街走动,买卖年货,年味也浓了。”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周锦文随部队来到巢湖,战士们每天都用木盆在湖中练习水性。“不少战士进了木盆就翻入水中。每次翻入水中,身上的棉衣就会湿透,寒冷刺骨,战士们只得回去用火烤干了再穿上。”周锦文说。
周锦文说,当时很多战士都吃不饱,挖竹笋充饥。“战士们向老百姓要点吃的、用的,必须要打条子。之后,部队后勤部会给老百姓补偿。”
“渡江战役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周锦文说,许多人拿出自家木材赶制船只,有的主动献出个人船只,还有的连人带船一起支前,很大程度解决了船工不足。“正是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渡江战役前线,从而为渡江战役‘千帆竞渡’的壮观场面奠定了基础,为取得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4月,国民党军队长江防线被突破后,企图依靠上海的丰富资财和长期筑成的工事继续顽抗,争取时间,抢运物资,掩护战略撤退。”周锦文说,他随部队进攻上海时,在浦东附近一铁路旁,突然“轰”的一声,被一颗地雷炸倒。“当时没有知觉。醒来时,我已经躺在后方临时医院里。”
这颗地雷让周锦文右眼失明,全身多处负伤。“当时,我两只眼睛均看不见,全身裹着纱布无法动弹,以为自己一生就这样‘结束’了。直到一年后,才康复出院。”周锦文说。
抗美援朝战争时,周锦文主动申请上前线,但由于一只眼睛失明,部队首长拒绝了他请求。
解放后,周锦文担任过安庆地委组织干事,安庆市食品公司副经理等,直至离休。
提到新中国70年来的变化,周锦文激动地说:“变化太大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幸福。这在解放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作为一名参加解放战争的老兵,我希望青少年好好学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