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打过长江去 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中的宿松英雄船工

时间:2021-05-20 09:37:35 | 来源:安庆新闻网

72年前,百万雄师过大江。宿松县共有2001名船工驾船,在枪林弹雨中破浪前进,护送解放军渡过长江。其中,有27人壮烈牺牲,62人英勇负伤。日前,笔者深入宿松县洲区湖区,探寻渡江战役中英雄船工的事迹。

5U9A3719.JPG

渡江烈士纪念碑。通讯员 郑强 摄

李恒高:一家三人献出宝贵生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渡江战役胜利72周年。在渡江战役中,宿松县许岭镇有个家庭,一家三人为了护送解放军渡江,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家人的英勇事迹已载入史册,永远被宿松人民铭记。”谈起渡江战役这段历史,从事文史工作30余载的宿松县政协文史学习委主任王皓说道,并从书柜里拿出《中国共产党宿松地方史》等党史资料。

1949年3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130团抵达宿松县许家岭。以捕鱼谋生的李恒高,带着弟弟李启高、儿子李全开主动加入渡江船工队,支援解放军,参加渡江战役。他对130团团长李钟玄说:“首长,我们全家将像当年运送新四军打日本侵略者那样,运送你们渡长江,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李恒高全家出动,积极参加渡江船队编队演习。演习中出现了进攻队形不整齐的情况,他向团首长提出建议,按船只吨位大小重新组编船队。李钟玄团长接受建议,马上付诸实施,果然战斗队形整齐,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船上要构筑简易的防御工事,李恒高为战士们出谋划策,用麻袋装上黄沙,放在船头,构成掩体;李全开从山上挖来草皮,夯进前仓;李启高把浸湿的棉被披在船舷。一家人与六连的战士们同吃同住,做渡江准备。

4月21日23时20分,由四十四师130团、131团一营组成的渡江突击队进入长江引河,李家人参加了突击队,载着六连战士随队前进。

零点时分,一声令下,战斗开始。李恒高、李启高、李全开同驾一条大木船向江南疾驶。船到江心,南岸忽然升起四颗照明弹。国民党军队惊恐万状,发射密集炮火,拦截渡江突击队。炮弹纷飞,水柱冲天。李恒高紧握舵杆,李启高、李全开在前舱奋力摇桨,驾驶战“舰”顶住铺天盖地的巨浪,灵活地穿过炮弹袭击,如飞猛进。接近南岸时,李恒高不幸中弹牺牲,弟弟李启高忙将手中的桨交给了身旁的战士,去掌握哥哥松下的舵杆。他刚拨正船头,也中弹倒下了。腿部已经受伤,仍奋力摇橹的李全开,立即跑到父亲、叔叔的遗体旁边,掌起舵,继续航行。当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腹部时,他仍抓紧舵杆不放,还大声呼喊邻近船上的船工带着他驾的船一同前进。李全开牺牲时,年仅17岁。

彭福康:血染船舱的船工队长

“彭福康是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许岭镇另一位老船工,牺牲时54岁,他的家在今许岭镇碎石村堰头组。”王皓说,彭福康烈士的英勇事迹在《中国共产党宿松地方史》中有详细记载。

4月4日,宿松全境解放。中共宿松县委、县政府立即开展了渡江战役支前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第十五军、第十三军的渡江部队一到,立刻组建船工队,搜集渡江船只。自小在江湖风浪中长大的彭福康立即报名参加船工队。

“他不仅自己主动报名参加船工队,还下湖招来亲朋好友100多人,带了60多只船参加船工队。部队首长深受感动,亲自将他们编为一个船队,任命彭福康为队长,授给一面大旗,开往泊湖训练。”《中国共产党宿松地方史》中记载了彭福康主动加入船工队并被任命为队长的这段历史。

王皓介绍,水上行船,部队中来自北方的子弟兵多不习惯,彭福康就手把手教他们撑篙、摇桨、树桅、扯帆,就连上下船的动作也都说到。4月21日,渡江作战总攻开始。下午,解放军强大炮群对江南开炮。彭福康所带的宿松船队与渡江突击部队一起,在华阳河入江口进入出发位置。23时20分,启航令下,彭福康等人迅速起锚扬帆,船队似离弦利箭向江南疾进。刚近江心,敌人骤以密集炮火攻击,顿时,江面上空打出的照明弹照得如同白昼,水柱冲天,突击队船上的彭福康同两位船工扯满风帆,奋力摇桨,穿插于冲天水柱之间,愈近南岸,枪弹愈密。突然,一阵密集的枪炮打来,彭福康中弹倒下,血染船舱,为人民解放事业壮烈牺牲。

5U9A3719.JPG

5月17日,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内,讲解员向前来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干部职工,讲述支前船工冒着枪林弹雨,护送解放军渡江的故事。

通讯员 嵇奕华 摄

王友山: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长江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到母亲讲述父亲在渡江战役中的事迹,说父亲驾驶的木船是在渡江时中弹沉没的,他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长江。”现年76岁的王玉兰老人,是渡江战役烈士王友山的女儿,谈起父亲的往事,老人的内心仍止不住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老人说,父亲牺牲那年,她才4岁,两个哥哥一个10岁、一个8岁。那时,这里叫许岭乡大咀村(今许岭镇宏富村),父亲家里因为非常穷,从小就在别人家里当长工。1949年3月,解放军进驻宿松后,走村入户了解船民疾苦,动员船民参加船工队,支援渡江战役,迎接全国解放。在外面做长工的父亲得知后,来不及回家同母亲商量,直接去部队报名加入了船工队。1949年4月21日23时,父亲驾驶木船载运解放军官兵,从华阳渡口出发,行至长江中间,木船被密集的炮弹击中沉没,父亲当场壮烈牺牲。父亲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宿松县人民政府给她的母亲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和“光荣烈属”匾额。1957年7月,宿松县发生特大洪灾,她母亲珍藏在家里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及当年部队给父亲颁发的《渡江光荣证》都被洪水冲走了,一家人为此伤心不已。

“父亲牺牲时,什么东西都没留下,而这两个证件,不但可以证明父亲生前的事迹,还能帮助母亲唤起对父亲的记忆。”1978年,王玉兰的爱人吴志勇在阅读一本关于渡江战役的史料时,向不识字的妻子口述了这段历史。当吴志勇念到“王友山”的名字时,王玉兰立即止住丈夫的话语,说“王友山”就是他父亲。令吴志勇没想到的是,“王友山”烈士是他的岳父。1983年11月,民政部为王友山烈士家属补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王玉兰说,让她感到遗憾的是,30多年,她和丈夫多次去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寻找父亲的墓碑均未果。如今,她的母亲和两个哥哥都离开了人世。在她看来,父亲的遗体或许安葬在无名烈士墓里,或许永远留在了长江。现在,对她来说,好好珍藏父亲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传承父亲的革命精神,就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胡大兴:渡江战役中的“无名烈士”

在渡江战役中,宿松县下仓镇有两名船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胡大兴是其中之一,牺牲时,年仅45岁。胡大兴的儿子胡怀仁今年87岁,从小就住在黄湖边上。

“这是国家民政部于1983年追认父亲为革命烈士时颁发的”。当得知笔者来意时,胡怀仁老人从他房间拿出珍藏了38年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胡怀仁回忆,1949年3月下旬,父亲加入了解放军组建的船工队。期间,他和家人在高岭乡枫林嘴与父亲见了最后一面。4月初,父亲就一直坚守在望江县华阳镇,一边帮助解放军训练船工,一边做渡江前的准备工作。他父亲牺牲的消息,是后来才知道的,但只知道父亲的遗体安葬在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当时由于牺牲的战士和船工较多,来不及给父亲立碑留名,也就不知道哪座墓是父亲的。一直以来,他和姐姐每次去祭拜父亲,只能对着无名烈士墓祭奠。

据了解,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建于1959年,是为纪念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陵园内现安放210位渡江烈士的骨灰,其中有名烈士82位,无名烈士128位。在渡江战役中,宿松县共有2001名船工驾船1077艘投入战斗,有27人壮烈牺牲,62人英勇负伤,305艘船只受损。牺牲的27名船工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皓说,在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中,为护送解放军渡江,宿松船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将世代传颂。


(通讯员 孙春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