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53岁的季江琪,是江苏省盐城市人。因为别人一份信任,这个春节,他和妻子选择留在了安庆的偏远农村养殖蚂蟥。
“春节期间,是蚂蟥生长的关键期。何况汪老板信任我,和我达成了协议,当蚂蟥亩产达到600斤时,我提成30%。”季江琪说,这个“协议”,既是一个承诺、更是他当前的使命和责任。
建设200亩精养鱼塘,养殖泥鳅和黑鱼,带动168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增收脱贫;鱼塘之间的堤坝上架起总量160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惠及4个行政村、240户贫困户。脱贫攻坚过程中,宿松人汪文华在望江县赛口镇金堤村联何组,实施“渔光互补”产业模式,让当地脱贫有了好路子。
但是2020年,汪文华转型了。他大幅度减少泥鳅养殖面积、改养螺蛳,并上马蚂蟥养殖项目。“蚂蟥,学名水蛭,具有较大的药用功效。”汪文华说,他先后到苏北、皖北等地的中药市场和养殖基地考察。据他反复测算,如果养殖得好,一亩水田的蚂蟥可产生2万余元纯收益。但是,从养殖泥鳅到养殖蚂蟥,技术跨度太大,汪文华一度十分苦恼。于是,他找来了季江琪。
这些年,季江琪一直在从事蚂蟥养殖,对蚂蟥养殖颇有心得。2020年3月,汪文华以月薪10000元的“价格”,把季江琪从浙江的一家养殖基地挖了过来,并和季江琪达成约定:当蚂蟥亩产达到600斤时,季江琪提成收益的30%。而汪文华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
汪文华的信任,让季江琪很感动。为了把汪文华的蚂蟥养好,也为了30%的提成,这个春节,季江琪和妻子决定留在汪文华的蚂蟥养殖基地过年,儿子则留在了浙江过年。腊月二十九,汪文华给季江琪夫妇送来了压岁红包,赛口镇党委政府给季江琪夫妇送来米油和肉。大年三十,季江琪负责做年夜饭,爱人和儿子视频连线。年夜饭,季江琪夫妇吃的全是老家盐城的特色菜:老鹅、鸡、红烧鱼、肉圆、青菜以及西红柿蛋汤。“6个菜,寓意六六大顺。”季江琪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赛口镇党委政府鼓励汪文华做大做强蚂蟥产业,更对季江琪高看一眼。“我是以创业的心态来养殖蚂蟥。为了这份信任,我必须把蚂蟥养好。创业成功之日,就是我们夫妇回家过年之时。”季江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