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迅速,残疾人就业环境和就业率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残疾人就业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
【市民反映】
就业情况不乐观
求职屡屡碰壁
市民张慧明今年39岁,18岁时遭遇车祸,左腿致残。25岁时,张慧明经人介绍,在我市一家残疾人开办的服装厂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工作比较轻松。
张慧明说,工作了10多年后,这家服装厂倒闭了,他因此失业。“年轻时,或许还能在商店里值值班,在工地上看看场子。现在一看我这身体和年龄,人家根本就不要。这两、三年,我在家无所事事。”
28岁的张丽丽小学毕业,左腿残疾,两年前通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被市区一家超市聘用,但只干了4个月就被辞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丢掉这份工作的原因。”张丽丽说。
24岁的张倩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大专学历,在学校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通过努力,考试获取了会计证。
“当时学会计专业,就是想着做会计不用出门。”这样的考虑的确合理,可随后的求职还是让张倩失望。“去了很多家单位应聘,人家都说不行,有几家单位还直接说‘我们单位用工要求身体健康,你没看到吗?’我说哪怕工资少点也可以,但对方都不考虑。”张倩说。
求职的经历,让张倩感到有些气愤:“为什么一个‘身体健康’就把我给挡住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残疾人残疾程度轻微,甚至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有残疾。但这些残疾轻微的人,求职依然困难重重,残疾程度更重的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残疾人李晓红表示:“健全人就业难,残疾人就业更难。”
【政协委员】
帮助残疾人创业
搭建就业桥梁
迎江区政协委员何文和潮冬风在迎江区政协第八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分别撰写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建议》、《关于搭建残疾人就业桥梁的建议》提案。
何文委员说,残疾人由于身体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就业难度非常大。不少具备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是希望能够自食其力的。因此,关注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帮助残疾人提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何文委员为此建议:一、政府部门要鼓励残疾人个人或自愿组织起来自己创业,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给予更多的优惠和照顾;二、积极帮助残疾人创业,如开办彩票销售点、早餐供应点等,引导残疾人自强自立,帮助残疾人解决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积极开展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进行实用技能培训,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潮冬风委员建议:从根本上提升残疾人的职业素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部门责任。制定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制度,及时分析解决残疾人就业方面的问题,联合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教育、人社、残联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
【有关部门】
采取各项举措
促进残疾人就业
对于市民的反映和政协委员的建议,迎江区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吴军说,近年来,迎江区残疾人联合会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下,采取各项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他们的主要做法有:定期对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进行摸底,及时了解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就业意愿,进行分类,助力残疾人就业;积极与市、区各企事业用工单位对接,及时了解他们的用工信息。同时,利用互联网及时掌握各类用工信息,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与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市、区人社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就业信息。
吴军说,这些年来,他们积极宣传并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结合就业援助会、全国助残日等活动,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帮助企业在安置残疾人就业后享受优惠政策;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残疾人就业励志模范。通过典型引路,让更多的残疾人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
吴军还说,他们每年还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开展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通过征收残保金,达到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目的。对企业用人单位的残保金,由税务部门按规定进行应收尽收,发挥残保金在安置残疾人就业中的杠杆作用。
(记者 杨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