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孔”)故事原产地的一名文艺爱好者,我经常去怀宁县小市刘兰芝的故乡游览,或去仅一河之隔的潜山市梅城镇焦仲卿的老家采风摄影,常常想到:“孔”从一首民间创作后经文人加工润色的合乐民歌,是如何发展成为长诗之“圣”的呢?
我们知道,“孔”是中国第一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是诗的起句。该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被古人誉之为“上承风骚,下启唐诗宋词的长诗之圣”。在世界文学殿堂里也享有很高声誉。
了不起的是,潜山、怀宁两地以共享共建方式将民间传说《孔雀东南飞》送入国家级非遗的宝库,不仅保证了古老传说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凸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孔”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本质;又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给它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神话色彩,真切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普遍愿望。经过一代又一代书本、口语及其它形式相传,“孔”在中国乃至国外人们的心中被提升到了很高的位置。
耐人寻味的是,“孔”故事虽然发生在1700多年前,但只要提到它,怀、潜两县市的老百姓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壮年,“话匣子”连忙就被打开了。现如今虽然不会再发生刘兰芝与焦仲卿那样的悲剧了,可人们还是把折磨媳妇的婆婆比作“焦八叉”,把受折磨的媳妇和软弱无能的男人以及善良能干的小姑娘分别比作“苦枝子”、“焦二”和“小姑”。至于“孔”原产地女性取名喜欢用“凤枝”、“水枝”、“枝兰”、“翠枝”等,表明人们至今还在怀念美丽、善良、忠贞的刘兰芝。
不久前,我与朋友去刘兰芝的故乡度周末,发现小市镇“孔雀影视城”有了新招数。“府城大门”、“商贸一条街”等建筑,古色古香、气势恢宏,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近两千年前的汉代盛世……徜徉其中,感味汉风流韵,欣赏美景佳人,心情十分舒畅和惬意。民俗项目表演“抛球相亲”、“新娘敬茶”等,富有人情味,地方特色浓郁。
影视“孔”,目的是挖掘焦仲卿刘兰芝对爱情专注执着的精神,让其中蕴含的向上、向善、向美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可影视与观众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草根演员即便无法再现刘兰芝的真实神韵,但有了“小姑”的穿针引线,“新娘”荦荦大端沏茶的熟练动作,使人们自然而然联想到刘兰芝。特别是“新娘”走下舞台,甜丝丝、笑眯眯双手捧茶敬献老年人,仿佛一个吃苦耐劳,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多才多艺、知书达理的刘兰芝正款款向我们走来……这演出和一连串的动作并不复杂和深奥,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孝道的情怀。
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品,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
孔雀被热捧,历朝历代并不鲜见。如汉代的司马相如在《长门赋》中写了孔雀:“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之二中有“孔雀徐开扇影还”的精彩描绘……
一千多年来,“孔”不仅深藏在官家志书、文学档案馆和文艺库房里,而且牢牢植根在民间肥沃的土壤,镌刻在城乡万千老百姓的心中。如“孔”故事原产地潜山文化馆,2017年元月专门编纂了一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孔雀东南飞传说》,受到了文艺爱好者和当地居民的盛赞。这从一个侧面显现了“孔”诗之“圣”,同时也揭示了它经久不衰的魅力一直在熠熠闪烁!
孔雀开屏,是百鸟之王在展示自己身体的美;“孔”,则是诗人借刘兰芝形象在寻找追求他的漫漫人生终极目标。我们当下品味国家级非遗经典“孔”,除了再一次掀起情感的波澜,更重要的是为了精神境界的修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