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太湖县新仓镇鸣山村异地扶贫搬迁集中点的村庄大道往里走,就能看到一栋门前挂着安顺制衣厂牌子的房屋,6月7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屋内七八名缝纫工人正在娴熟地缝、剪、整,装,人人分工明确,忙得热火朝天。这家制衣厂的老板很特别,是一位残疾人,他叫虞国安,20多年来,他苦中求乐、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裁剪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和幸福。
虞国安,1977年出生在太湖县新仓镇鸣山村红旗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家4口人,父亲、母亲、姐姐和他,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却很幸福。小时候的虞国安活泼可爱,他的到来给整个家庭增添了幸福与快乐。4岁时,虞国安因患小儿麻痹症腿部落下了重度残疾,自卑伴他走过了童年时光。
随着时间流逝,虞国安慢慢长大,父母也渐渐老了,家里严重缺乏劳动力,经济上愈加困难,正在上初中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17岁的虞国安选择了外出务工,他到过东北,修过电器,背井离乡的他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因为身体的原因,遭到过冷眼与歧视,但他始终保持对生活的乐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老家参加了裁缝技能培训班,裁缝的活很适合他,只要手勤眼快出细功就能挣到生活开支。于是他一头扎进女孩堆中埋头学艺,当起了裁缝。刚开始虞国安跟着师傅去东北,到青海格尔木,一干就是10多年,不断地练技术、学经验,从学徒到出师,渐渐成长为一名老师傅。随着年龄的增长,虞国安选择了回乡创业、成家、生子、照顾父母,刚开始上门给客户裁剪衣服换取费用,生活只能勉强维持。
2014年,虞国安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各项扶贫政策的帮扶让他看到了人生的又一曙光,决心大干一场。他大胆抓住扶贫政策带来的契机,购买了缝纫机等器材,办起安顺制衣厂,跑起业务拉起订单。虞国安性格开朗、为人真诚,周边的工人师傅都愿意到他厂里来做事,慢慢的事业有了起色,生意也越做越好。2018年他家不仅脱了贫,制衣厂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前来就业。“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各项政策支持真的非常好,我不仅享受了两项残疾补贴,还获得过残疾人创业项目支持和就业指导、培训,我只能加倍努力工作,把生活过得更好。”虞国安笑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