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美丽乡村离不开“美丽村民”。近年来,怀宁县雷埠乡郝山村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当中,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筹资百万 保护文物
5月16日,在暖日阳光及葱郁树木的映射下,位于郝山村郝山组的一块新修缮的纪念碑格外显眼。这块碑是“民众抗日后援会遗址”纪念碑,该遗址也是怀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郝山村村民郝满来介绍,抗战时期,为了更好地组织抗战工作,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与省动员委员会同期成立。“七七事变”后,查化群、郝晓辉等一批爱国青年在郝氏宗祠成立了县第四区抗战后援会,用写标语、演戏、唱革命歌曲、募集物资等形式宣传、动员组织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
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建好红色教育基地,促进红色旅游发展,郝山村村民积极参与、积极行动,其中郝氏家族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对民众抗日后援会遗址进行了维修和保护。“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英烈后人,我们加强对抗战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不仅是对抗战历史及抗战英烈的纪念与缅怀,更激励全村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郝满来说。
参与公益 民风淳朴
对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们也积极融入。郝山村百霞组有一条与腊树镇八一村仲老屋相连的狮子口路,是群众通往腊树高速的必经之路,由于前期雨水多,水泥路两边长满了扎草和灌木,导致道路越来越“窄”,不仅影响道路的美观,阻碍了交通,还容易给司机造成视觉障碍以及疲劳的感觉,甚至引起交通事故。百霞组村民自发行动起来,对道路两边上的杂草、垃圾以及灌木进行彻底根除,并运走作出处理,不留死角,确保道路整洁、宽敞、美观。66岁的五保户陈海波第一个主动参加到劳动中,他说,党的扶贫好政策让自己衣食住行无忧,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村民郝银来刚从上海经商回乡办事,正巧碰上组里清理道路,他二话没说,拿上工具也加入到劳动中。
去年该组修建村道,村民捐资达17万多元,今年村民又自发捐款4万多元在组里安装了44盏路灯。此外,该组成立的“村民理事会”还被雷埠乡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理事会”。
宁可舍弃 也要生态
每到初冬时节,郝山村一片占地近200亩的水杉林,散发出斑斓绚丽的美景姿色,到了秋天,水杉原本翠绿色的叶片渐渐换成一袭古铜色,令人如痴如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据了解,这片水杉林是郝山村80年代初年种植的,总共有近2000棵,村民们对待这片水杉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看管、养护、防虫……在村民们的自觉保护下,几十年来,树木已经适应在水中生长,粗大的树根,牢牢地扎根水中,深红色的水杉冲天矗立,融和成大自然的天然绿色氧吧。
这几天,郝山村接待了好几拨客商,都是来谈旅游开发该村的一片“水杉林”。“开发可以,但重点是保护,我们宁愿少点收入,也要保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郝山村党支部书记郝祥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