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2岁的汪庭龙是桐城市孔城镇双河村人,这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虽然军旅生涯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但一朝着戎装,一生家国情!提起那段峥嵘岁月,汪庭龙依然心潮澎湃、记忆犹新。
图为92岁的汪庭龙老人。全媒体记者 方芳 摄
舍弃小家毅然从军
参军之前,汪庭龙是一名手艺人,常年一担走天涯,以走村串户补锅为生,“记得是1952年腊月的一天,我挑着担子走到枞阳县的一个村庄,正好看到村里有支抗美援朝宣传队,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村里的青年积极参军。”保家卫国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感情,汪庭龙的爱国情怀一触即发,立即赶回家要报名参军。
“村里起先还不接受我的报名,因为他们知道我家里实在很穷,别人是穷得家徒四壁,我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一直借住别人的房子。如果我参军走了,家里只有妻子和不满3岁的女儿,缺少劳动力,一家人的日子更艰难。”汪庭龙说当时心里很矛盾,妻子看出了他的心事,平静地对他说:“去吧。”汪庭龙顿时百感交集。
送志愿军走的那天是农历腊月十五,当天一早,汪庭龙又找到村里,坚决要随军一起走,村里刚好多了一匹红布,汪庭龙一手披在肩头,出发了。汪庭龙随着部队从桐城出发去了安庆,停留整队之后,经历七天七夜到达陕西。在陕西的三周时间里,他们学习、整训。在此期间,大家写决心书,写血书,把保家卫国的决心写下交给组织。从陕西出发,一天一夜后临近朝鲜,下午四时过了鸭绿江。
生命在战斗中闪光
1953年3月,汪庭龙和战友们一路奔波到朝鲜,成了一名普通的铁道兵,他们兵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及时维护铁路的畅通。
汪庭龙记得,他们刚刚越过鸭绿江,就遭遇敌兵轰炸,前方的铁道线被炸出一个个巨大的深坑,枕木飞溅一地。入夜,汪庭龙便跟着贵州老兵学习抢修铁路。将被炸弯的铁轨搬放在一边,撬来巨石填在深坑里,架上枕木,铺上新的轨道,打牢道钉,部队继续开拔。冒着敌人的炮火,部队一路行进,将铁路一直延伸到“三八线”附近的平山郡,彻底贯通了前线与后方的联系。
“三八线”半边天都是红的,大家没日没夜的,几乎不得休息,还要隐蔽好,十分辛苦。克服最初的恐慌后,汪庭龙像个老兵一样,处处抢在前头,部队给他的鉴定里说:“工作主动,大小工作都是跑在别人前面,并经常对别人实行帮助。”
朝鲜多高山峡谷,一次夜里施工,汪庭龙推着轮车,轮车很重,没把撑住,他从山头上翻滚下来,所幸只伤了皮肉。而另一次意外暴露让汪庭龙险些丢失了生命,汪庭龙说当时他在14连,与15连隔一个山坡,大约5里路程。由于15连调兵到“三八线”,敌人发现了部队移动的迹象,用飞机投掷炸弹轰炸了好几个小时,石头崩下来,穿过14连帐篷,险些砸中汪庭龙。汪庭龙和战友们就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全力守护着长达25公里的铁道线。
在朝鲜的这几个月,在面对敌机威胁的同时,还得经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考验。当年六月,天气炎热,苍蝇肆虐,致使本就劳累不堪、缺乏休息的战士们无法入眠。汪庭龙发挥手艺人的专长,用平时吃剩的空罐头盒自制了苍蝇拍,与苍蝇进行“战斗”。
1953年7月,战斗终于结束了,可战场上一片狼藉。汪庭龙加入到掩埋战士尸体的队伍中,看着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汪庭龙悲痛万分,内心满是对美帝侵略者的愤怒。
汪庭龙的部队在保障完成作战人员、物质交换运输任务后,直到九月份才撤出朝鲜战场。在朝鲜的这几个月,对汪庭龙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他把血书写在心底,把生死置之度外。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炼就了他一生的精神高度。
家国情怀相伴一生
汪庭龙和战友们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继而马不停蹄地参与国家基础建设,他随同部队来到陕西秦岭,参与修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几个月之后,汪庭龙因病退伍。
复员回到家,汪庭龙见到阔别已久的妻子和女儿,激动得无以言表,感觉自己亏欠她们太多。汪庭龙耕起了田,过起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由于当过兵,有在部队锤炼的经历,当生产队需要人手时,汪庭龙当起了队长。1957年,汪庭龙光荣入党,在大队当起了委员和分片村干部。他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经常在村里、学校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宣讲保家卫国的爱国思想。
以前虽然家里子女多,日子艰难,但汪庭龙没有向政府伸过手,没有要过一分钱。1960年,村里办食堂,有好几户人家的大人都去从事生产劳动了,丢下孩子无人照顾,汪庭龙就帮忙照看。村庄里以前有个耙头寺,寺里有口井,没有井盖,小孩子又喜欢寺里面玩耍。汪庭龙意识到这样十分危险,便自己掏钱给井围起了篱笆,盖了盖子。村里十年前还是土路,下雨时泥泞不堪,汪庭龙拿出9000元给路铺上了石子。每年政府送的慰问品,汪庭龙都转手给了同村的低保户,汪庭龙总说现在自己日子过的还行,有人比他更需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