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走进“中国刷业之都”潜山市源潭镇,各家制刷企业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在源潭,刷业是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就业扶贫的龙头产业。全镇4566家制刷企业和个体户吸纳贫困户3000余人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在双峰居委会一户居民家中,近10位工人正忙活着组装油漆刷,将鬃毛固定,用金属圈套住,再与木柄组装在一起,一个油漆刷便组装成功了。该家庭作坊主徐署生曾在山西、辽宁等地当油漆工,眼见各地建设行业不断发展,对油漆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他辞掉外地工作,回到家乡,成立家庭作坊,以代加工的方式维持生计。
天有不测风云,徐署生的丈母娘生了一场大病,加上两个孩子读书花费不少,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2014年徐署生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的实施,徐署生的后顾之忧解决了。但要养活一家人,只有在产业扶贫上找准路子。
“代加工油漆刷时因为没有机械,纯手工制作,产量并不高。要是多请人手,加大规模生产,又怕销售成困难。”正当徐署生陷入两难的时候,乡镇和村里的领导找到了他,鼓励他做大油漆刷事业。
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徐署生从浙江购买了一台半自动化机器,并且在政府的推荐下,联系桐城、太湖和潜山等地的工厂,解决了原材料猪鬃、木柄的问题,同时还找准了销路,产品生产出来不愁卖。
2016年,徐署生的家庭作坊年收入达30万元,一家也顺利脱贫。此后,他的干劲越来越大,销售额也逐年增高,2020年已经做到100多万。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徐署生聘请贫困户在自己的工厂务工,也将材料交给贫困户带回家中加工,“厂里10个工人中有7个都是贫困户,每月平均工资2500元。”
在源潭镇东畈村的一处扶贫车间内,贫困户徐荷芳正在做着钢丝刷的缠绕工作,在此工作已8年的她现在每月工资近3000元,“厂里面每月给我2700元,人社部门每月发给我岗位补助200元,此外年底还有年终奖。”
该扶贫车间由东畈村与兄弟刷业于2017年共同建成,近年来累计吸引52位贫困人员在此就业,工资依据岗位从1500至6000元不等。
成立于2014年的友川刷业目前年产值已超千万。负责人储德节告诉记者:“刷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大到航空航天,小到日常牙刷,都需要用到。毛刷、工业刷、环卫刷每年的市场份额都在递增。国家越来越注重环保,对清洁用品刷具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友川刷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在用工方面更是优先招纳贫困人口,通过就业带动他们脱贫。贫困户汪全枝在工厂担任植毛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她告诉记者:“家里两个小孩因为生病,没办法外出打工。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工作也比较轻松,下班了还可以回家照顾小孩,一举两得。”
近年来,源潭镇充分发挥制刷产业集群优势,通过举办招聘会、就业培训以及百企帮千户行动,为贫困户送技术、送岗位,实现扶贫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据统计,源潭镇工商注册的制刷企业和个体户总共4566家,从业人员超2.5万人,其中贫困户3000余人,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