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法制 >

致敬抗美援朝老战士

时间:2020-10-27 09:37:30 | 来源:安庆新闻网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近日,记者到抗美援朝老战士家中,听他们讲述抗美援朝经历,追忆往昔峥嵘岁月。

周长根:参加全歼美军“北极熊团”战斗

2.jpg

抗美援朝老战士周长根

周长根,1930年出生于太湖县,1949年3月参军入伍,1950年10月志愿入朝,在朝鲜战场上作战英勇,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数次,1952年10月回国。

“放牛娃”参军入伍

1930年,周长根出生在太湖县小池镇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学,十来岁就去给别人家当“放牛娃”。

19岁时,周长根自愿报名参军,加入太湖县独立营,经过短时高强度的训练后,就参与了本县辛冲剿灭国民党残余部队的战斗,在战火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1950年,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随后,周长根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

“当时所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80师238团,在部队首长的统一命令和指挥下,我们向最前沿的三八线进军。”周长根回忆,沿途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在穿越著名的上甘岭地区时,遭遇敌机狂轰滥炸,虽然他匍匐隐蔽,但仍然被弹片所伤,血流不止,好在伤的部位在左脚脚底。

参与新兴里战斗

1950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抗美援朝第二战役。27日24时,27军80师向新兴里之敌——美军第7师步兵第31团(“北极熊团”)发起了攻击。

“我们团在新兴里二沟与一股美军遭遇,经激战歼敌百余人,并攻占了1324以东高地。”周长根说,敌人夜间丢失的阵地,白天在空军强大火力的支持下,又夺了回去。我们则时空对换,夜攻日守,在严寒、饥饿、疲劳和武器装备低劣的极端不利条件下,坚守阵地,顽强作战。

“经过一个昼夜的激战,我们部队减员三分之一,无热饭和热水,抓雪当水咽干粮,在弹药补充不足、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顽强作战。”炮声隆隆,一阵紧似一阵,但周长根和战友们只一心想打赢战斗。

28日夜,27军再次向“北极熊团”发起攻击。经过两天的战斗,共歼灭美军800多人。“当时,通过审问美军俘虏,我们才知道,战前侦察敌情不准确,原侦得新兴里地区之敌仅为一个加强营,其实是一个加强团,其兵力是我们原来估计的3倍以上。”

30日23时,我军对新兴里之敌发起围歼。是夜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周长根和战友们冒着密集的炮火,奋勇杀敌,战至12月1日拂晓,打得美军溃不成军。

此战,27军共缴获美军大炮100余门、火箭筒127具、枪2445支、坦克11辆、汽车199辆。“北极熊团”覆灭,军旗被缴获,团长被击毙。周长根每每想起那场战斗,仍然激动不已。

回乡务农平淡生活

此后,周长根和战友们一直坚守在三八线附近,开展阻击战。周长根所在部队在经历第二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后,再进行1951年夏秋之季的防御战役,到9月转至阳德和马转里地区担负朝鲜东海岸的防御任务。在此期间,因为作战英勇,周长根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周长根所在的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凯旋归国。1955年2月,他复员回到家乡,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和家乡建设,同时接受了培训民兵的任务,后一直在家务农,平淡生活至今。

经过战火的洗礼,周长根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他说,现在的日子好了,但奋战到底的精神不能丢。在无数次惊险的战斗中,无论是炮火连天的厮杀战场,还是跋山涉水的艰苦行军;无论是负伤面临死亡,还是缺吃少穿面对饥寒,他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从未动摇,不折不挠、奋战到底的精神从未改变。

金学年:上甘岭战役中九死一生

2.jpg

抗美援朝老战士金学年

“目前身上看见弹孔的地方还有五处,大大小小的伤痕有十几处。”对于88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金学年来说,尽管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时间,但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上甘岭战役光荣负伤

1949年9月,17岁的金学年入伍。1951年3月,金学年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过鸭绿江是趁晚上的时候偷偷过去的,到朝鲜的第三天就遇到了敌人打起来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金学年经历过数不清的战斗,“我所在的是警工连,承担爆破、攻坚任务,装备相对来说要好一些,统一配备苏式转盘冲锋枪和莫洛托夫手雷。但是任务也更艰巨一些,比如有碉堡啊,敌人攻势很猛啊,需要第一时间冲上去。”

让老人记忆犹新的还是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持续43天,当时我在战场上,左上臂被3颗子弹打穿,骨头骨折,右眼太阳穴被跳弹打中,血流不止,我自己把子弹拔出来的,左大腿中弹。”金学年说,自己到底中了多少枪已经记不清了,但现在身上能看到弹孔的枪伤还有五处。

“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在朝鲜上甘岭因战负伤:左上臂两处枪伤致骨折,肌肉萎缩抬举不便;左大腿枪伤筋骨,动作有障碍;脑外伤后遗症致头昏记忆力减退……”金学年的档案中,身体状况一栏这样写道。

“当时负伤了,我虽然中了很多弹,但还有一点行动力,我就趴在地上往前爬,看到一个美军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以为他死了。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他举起了手里的卡宾枪瞄准了我。”金学年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没想到的是,敌人手里的卡宾枪子弹卡壳,无法射击。金学年说,当时他右手拿着苏式转盘冲锋枪,由于左臂被子弹贯穿不能动弹,根本无法给枪上膛。千钧一发之际,他立即将手中的冲锋枪在大腿上蹭上膛,瞄准敌人就是一阵扫射。

身上多处负伤的金学年无法行走,撤到后方。“当时流了很多血,朝鲜人民救了我,给我捐了2000毫升的血才保住我的命。”

守坑道的艰苦岁月

金学年说,除了战斗,其余的时间他和战友都在坑道里度过。“我们所在的是59709高地,是2号高地,前面一点就是1号高地——53707高地,我们两个高地东西向并列,南侧埋着地雷阵,防止敌人偷袭。”

“坑道可以容纳几百人同时在里面,当时守59709高地,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我和战友偷偷跑到坑道外面准备去摘几个苹果,没想到遇到了偷袭的敌军。”由于发现及时,经过激烈的战斗,敌军被击退。

金学年回忆,坑道里常年滴水,“不知道哪里来的水,一直滴滴答答,我们喝水就拿个杯子接坑道里滴下来的水。常年守在坑道里,衣服被褥都是潮湿的。我们一件军大衣有8斤重,尽管非常厚,但人仍被冻得瑟瑟发抖,因为衣服基本上是潮湿的,那种冷是刺骨的冷。”朝鲜的冬天零下40摄氏度,“有一次我们去领物资,另外一个连的战友,在那里就坐了10分钟左右没有动,双腿就没有知觉了,后来双下肢截肢。”金学年说,御寒只能靠不停地走动。

战场上收获爱情

金学年在上甘岭战役中负重伤,被送往战地医院救治。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后来的妻子,战地医院的护士刘和梅。刘和梅祖籍山东,于1948年底入伍。“当时解放军到我奶奶她们村子里招募护士,挨家挨户地问,奶奶就入伍了。”金学年和刘和梅的孙子金旻说,奶奶曾告诉他,入伍以后,她一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那时候条件比较差,不像现在这样,在学校里学成了再出去,那时候都是没有经验的。她白天跟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后面学,晚上再去上夜校,恶补专业知识。”

“抗美援朝期间,奶奶说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但在后方抢救伤员,照顾好受伤的战士是战地护士的责任与义务。”金旻说。

经过刘和梅无微不至地照顾,金学年恢复得很快。回国后,金学年被安排去学习,刘和梅则回了医院,两人用书信来往,终于在1953年八一建军节当天结婚。刘和梅老人于2019年去世,享年91岁。

转业后,金学年一直在望江县民政局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因望江县民政局获得安徽省先进单位,金学年代表望江县民政局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当时给他颁奖的是周恩来总理,我爷爷十分激动,回来一个礼拜了也舍不得洗手。”金旻介绍。

如今,88岁高龄的金学年仍精神矍铄,每天都要看报、看电视,虽然因负伤走路不便,他仍然每天坚持走2公里。金旻说:“爷爷奶奶的军人作风始终影响着家人,每次听爷爷说战场上的故事,都让我觉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付玉 通讯员 张新义 嵇奕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