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把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迅速推进江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
统一规划 依法整改
安庆素有“千年古城百年港”之美誉,依靠长江,得天独厚的水路运输资源为安庆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多年来,无序的岸线开发利用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一大批码头泊位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无规划、无审批,设施简陋、工艺落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我市江豚自然保护区内码头泊位影响江豚生存环境问题后,全市上下痛定思痛,迅速形成共识,以督察整改为契机,把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放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统一考量、统筹部署。
坚持规划引领。新一轮《安庆港总体规划》明确,拆除分散布点的码头泊位,集中规划建设皖河农场、五里庙、长风港、沙漠洲四个作业区,规划年吞吐量增加2000万吨,通航船舶数量减少50%以上。
突出江豚自然保护区生存环境修复。委托国内一流专业研究机构开展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编制江豚自然保护区规划,港口作业区建设与江豚自然保护区规划有机衔接,核心控制区内所有码头泊位一律关闭拆除,一般控制区内码头泊位充分考虑水生生物生存环境,高标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分类推进码头整改。严格落实安庆港总体规划和江豚自然保护区规划要求,对全江段121个泊位实行“一泊一策”,分类施治。截至目前,拆除退出泊位68个(原计划拆除43个),退出岸线37公里,恢复自然生态;整治提升泊位53个,均按照最严的标准和要求,淘汰老旧设备、提升工艺水平、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集中建设 提升能力
我市拥有长江自然岸线长165公里,安庆港是我省境内长江北岸唯一港产城一体化的深水良港,我市被批准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其中长风作业区和皖河农场作业区被国务院批准为扩大开放口岸。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我市以江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着力推进四个作业区建设,实现了泊位数量大幅减少,水路运输能力持续提升的目标。
安庆港建设加快推进。五里庙、沙漠洲两个作业区已全面建成,其中五里庙作业区为集装箱专用码头,年吞吐能力20万标箱;沙漠洲作业区为危化品专用码头,年吞吐能力750万吨;长风港作业区一期建成投用,新增年吞吐能力500万吨,二期项目已启动建设,2022年投用后,年吞吐能力增加500万吨;皖河农场作业区是长江北岸唯一未开发的深水岸线作业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作业区,计划2021年开工建设,投用后年吞吐能力再增加500万吨。
全市水路运输能力持续提升。2017年以前,全市泊位数量121个,总计年吞吐能力约4000万吨。目前,我市泊位总数下降至53个,总计年吞吐能力约5000万吨。到2022年四个作业区全部建成后,总计年吞吐能力将达到6000万吨以上。
退岸复绿 人水和谐
在大力推进“一泊一策”整治的同时,我市持续强化长江保护和修复,实施“一口一策”整治,关闭入江排污口6个,其余12个排污口全部整治达标;实施“一船一策”整治,长江干流492艘渔船全部拆解退出,实现全江段全面禁捕。
此外,我市还实施增绿补绿工程,长江岸线15公里范围内新增人工造林7980亩,实现应绿尽绿。开展工业企业专项治理,排查整治沿江“散乱污”企业1664家,沿江1公里化工企业年内全部退城进园或关闭。实施公务码头整治,城区段10个公务码头集中整合为5个作业点。安庆老城区段上至沙漠洲作业区,下至安庆长江大桥,全长5公里所有生产性码头全部清理退出。
大观区十里铺乡袁江村的沙漠洲区域临近长江,曾经是渔民生产生活的聚居地,环境脏乱差。近两年来,经过棚户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治理,现在的沙漠洲水清、岸绿、景美,成了市民身边又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随着沙漠洲生态公园的基本建成,我市初步形成了沿主城区全长10余公里,以自然生态、江滩公园和生态湿地为主线的滨江景观带,市民亲水近岸的生态获得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