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黄茶基地今年进入了盛产期,干茶产量有3000多斤呢。”在牛镇镇龙湾村的黄茶基地里,基地负责人陈颖高兴地说,“不光自己有奔头,还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基地用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0多人上工,其中一半是贫困户,一年支付的劳务工资就在150万元左右。”
龙湾村的这片黄茶基地在山坡上,放眼望去,一条条茶垄有规律地随山势蜿蜒,似给山坡镶上了金黄玉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媚。就是这片被当地老百姓念叨的“金山银山”,几年前,还是令人烦恼的芭茅山。龙湾村位于花亭湖尾稍,山多地少,2014年以前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产业更是无从说起。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两委与扶贫工作队、帮扶单位共谋发展思路,一致认为要想彻底摆脱贫困,产业发展是关键。这几年,该村把芭茅山变为山场资源优势,结合全县实施的消灭芭茅山行动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客商前来发展黄茶产业。与此同时,该村还把黄茶产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流转山场150亩建起基地,并建立了黄茶加工厂和绿茶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造血”功能。如今,该村黄茶产业基地面积达3000多亩,茶厂的年加工能力可达1万斤干茶,预计今年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多万元。
龙湾村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在山上建起“绿色银行”,为村集体经济和贫困群众打开“致富门”,正是太湖在脱贫攻坚战中打出“生态+产业”这套漂亮“组合拳”的一个缩影。
全县有林地面积186万亩,是安徽省重点林区县。如何将丰富的资源优势变为长足的发展优势?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守着一方好山好水的百姓能在山上收获更多的“致富果”。这是县委县政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积极探索的课题。近几年来,全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以消灭芭茅山为着力点,以发展林业产业为切入点,做好林业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结合文章,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农业大户、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精心培育茶叶、油茶、毛竹、水果、蔬菜、苗木花卉“六种”产业,向绿水青山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实践中,为促进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坚持突出党建统领、能人带领、创新引领“三大原则”,聚焦贫困户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三大目标”,推行种养、长短、龙头、金融“四个结合”为主要内容的“334”工作思路,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模式,着力帮企业、大户解决资金、技术、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难题,并加快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引进林业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积极探索林业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多管齐下“兴产业”“拔穷根”。目前,全县已消灭芭茅山18万亩,培育各类林业新型经营主体385家,经营总面积达24.8万亩。
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步伐更加坚实,产业发展的成效,实实在在地写在了太湖县乡村大地上。刘畈乡通过招商引资,引导能人大户投身山场开发,在洪河村、乐盛村等村消灭芭茅山,开辟茶叶、油茶、毛竹、枫香等产业基地,并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实现以短养长,为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提供了好岗位。被群山包围的寺前镇乔木寨村将茶叶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对村里荒废多年的茶园全面复耕补栽,鼓励扶持贫困户连片发展高山生态茶园,让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户户有茶园、家家念茶经”。同时建起村级茶叶加工厂,正着力打造集花卉种植、观光和销售为一体的兰花基地,将兰花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又一个增长点,短短几年,一个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空壳村”发展到如今年收入超50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天华镇天华村引进高校农业科研共享基地项目,流转的近千亩荒山荒地种上了茶叶,并套种桂花、桃树、梨树等花卉、果树,建成后的“十里花廊”将为当地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位于大石乡的太湖县纯野生态茶油有限责任公司油茶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油茶迎风摇曳,长势喜人,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发展油茶种植、加工,让一大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在家门口的山场上实现了“第二次就业”。小池镇红星村瞄准猕猴桃产业市场,通过“村社一体+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猕猴桃基地630亩,还盘活基地附近的闲置资产发展民宿经济,走出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这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共同绘就太湖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通讯员 叶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