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法制 >

兄弟返乡养鸡 致富不忘乡亲 抱团发展“啄”开致富门

时间:2020-03-25 13:37:42 | 来源:安庆新闻网

3月19日,宿松县河塌乡安元村义门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自动控制温湿度的鸡棚内,温暖如春。“80后”青年陈黄龙、陈黄虎兄弟俩正和复工的工人们捡拾架子上新鲜的鸡蛋,打包装箱,忙得不亦乐乎。弟弟陈黄虎介绍说:“这些鸡蛋将发往广州等南方沿海城市,因为我们的鸡蛋品质好,市场上供不应求呢。”这是疫情缓解,春暖花开时节,该厂一边防控、一边复工复产送出的第一批产品。

去年5月,拥有丰富养鸡经验的本乡青年陈黄虎兄弟俩,创办的义门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是2019年芜湖市鸠江区结对帮扶该乡安元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去年7月开工建设,10月引进蛋鸡5万余只开始规模养殖,发挥了对口帮扶效益和养殖场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发展格局。

“村干对市场形势判断、养殖技术掌握往往存在短板,而将鸡苗直接发放给贫困户养的话,成活率不高,难以保证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综合研判后,我们决定依托企业,走村企合作的路子。”乡党委副书记余正强说,“疫情期间,我们加大对陈氏兄弟经营的义门畜牧的帮扶力度,让更多的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共同致富。”

为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让帮扶资金落地见效,去年余正强率村干、企业负责人先后多次前往外地考察学习,为企业牵线搭桥,并从四川购置一套先进的养鸡设备,自动温控、喂食、排粪、取蛋……实现了科学养殖。

从去年10月第一批鸡苗进棚后,陈黄龙每天都会在《养殖日志本》上对室温、入舍鸡只数、产蛋量、采食量进行详细记录。“今天产了17700枚鸡蛋,市场批发价每枚0.6元,毛利润1万多元。”陈黄龙兴奋地说,“现在正是产蛋高峰期,每天至少有15000枚的产蛋量。”

今年34岁的陈黄龙早在2005年便开始养鸡,当年他外出学习养鸡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2009年,他返回宿松,自主创办一家养殖公司,年销量达4万只。随着规模扩大,2017年,弟弟陈黄龙打工返乡帮哥哥一起开公司。兄弟俩一个负责内部管理,一个负责对外销售,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明星。

去年7月,在河塌乡党委、政府的协助下,陈氏兄弟在安元村芦花组流转23户农户的闲置荒山,总投资530万元,将公司新厂正式落户该村。

“以前一栋棚只能养1万只鸡,现在单栋棚就能养5万只,而且设备先进,还有政府的产业扶持。我们干得更起劲了。”陈黄龙说。按照合作协议,公司每年给村里6万元红利,用于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实现增收。

今年疫情来时,陈黄虎兄弟俩没少闲着,深入该乡及周边乡村11个疫情防控监测点,免费发放鸡蛋近1万枚。说:“大家在疫情一线值守,我兄弟俩只不过是尽一点心意,我们将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为家乡多作贡献。”

每天上午7点到10点是陈黄龙最忙碌的时候。这三个小时,他要和10多名工人一起将母鸡产下的蛋及时清点、包装,然后交给弟弟陈黄虎发往外地。为了使更多的乡亲们受益,当公司有招工需求时,陈黄龙总是优先聘用周边贫困户。

家住安元村芦花组的曹兰芳就是其中一位贫困户,她说:“现在正是复工复产时候,农活不多,在鸡场打点零工,每月有千把块钱的收入,补贴家用。”

为了带动农户一起发展养殖产业,实现劳动增收,复工复产期间,陈黄龙邀请周边群众到公司参观,免费为他们进行养殖技能培训。他还承诺低价提供鸡苗给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帮他们代销鸡蛋。汪湾组贫困户汪陈兵在养鸡场务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看到公司红红火火,鸡蛋不愁销路,他便找到陈黄龙,以每只2.5元的价格购回120只鸡自家养。他说:“以现在的市场行情,一只鸡一年下来至少能净赚50元,把这批鸡养好,我能稳赚6000块钱。”

像汪陈兵一样从公司买鸡自家养的目前已有20户。为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每只成本10元的鸡苗,陈黄虎仅收2.5元。他解释说:“象征性收点费,能把大家‘要我养’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养’,激发贫困户自身动力,才能用心把鸡养活、养好。”

“我们计划建设一间规范化的蛋鸡养殖培训教室,定期对周边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实现集群效应,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谈起未来的打算,陈黄龙如是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