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法制 >

“疫”线青春

时间:2020-03-05 14:37:49 | 来源:安庆新闻网

2.jpg

大学生单元长王程罡(右)解答居民问题。记者 常艳 摄

2.jpg

1996年出生的周爽(左)和同事在小区卡点值守。 通讯员 余超 摄

2.jpg

1998年出生的马柳晶(左)正在核对上报材料。 通讯员 曹博为 摄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连日来,在我市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党员干部、志愿者、单元长……汇聚起强大的力量,在他们中间,青年的身影在闪动,青年的担当在显现。

“我年轻,让我来”“我是党员,要有使命与担当”“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些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扛起责任与担当,在坚定逆行中成长。

这些挺身而出的“95后”“00后”,洋溢着朝气蓬勃、敢于战斗的青春力量,他们用坚守和奉献镌刻青春的注脚,他们成为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一道风景线。

单元长王程罡:在战“疫”中锻炼自己

记者 常艳

“您好,我是你们的单元长,我来给你们发新的出入证,以后出门的次数不限制了。”“出入证背面有我和网格长的电话号码,有问题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

2月26日上午10时许,迎江区滨江街道秦潭湖社区单元长王程罡逐户上门发放新出入证。2月25日,安徽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从一级降为二级,原先秦潭湖社区发放的每户家庭每三天出门一次的出入证取消。2月26日,刚拿到新出入证的王程罡立即上门,一边发新证,一边向居民宣传新的小区管理制度。

1999年出生的王程罡是安庆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2月12日,他在小区群里看到招聘单元长的信息后,立即主动报名,并成为秦潭湖社区年龄最小的单元长。

王程罡负责的楼栋为秦潭湖社区秦潭凤舞小区99-101栋,每栋6层、共40户。上门摸排是单元长的一项主要工作,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面临着一些群众不理解的情况。

“大多数居民都理解、配合,但有些居民防范意识比较强,不愿意开门。可为了排查清楚住户家庭情况,我们必须眼见为实。”王程罡告诉记者,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是耐心劝导,与居民沟通交流时戴好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从而消除他们的顾虑。

一家家上门发证,一户户询问沟通,从上午10点到11点半,王程罡负责的3栋楼40户中,只有20户新证发放到位。怎么办?

“敲不开门,还得跑。有的人家要跑五次以上才能见到人。”王程罡说。

下午3点上门摸排,晚上7点再次上门,8点再摸排一次,回到家已是晚上9点半。2月26日,王程罡共摸排了4次,发放新出入证76张。而他一天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回到家后,还要将摸排的信息进行统计。

除了上门摸排之外,微信群也是单元长掌握居民情况、与居民沟通的重要渠道。

“今天量体温了吗?麻烦报下身体状态和出入状态。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可以随时打我电话……”每天王程罡都要在微信群里询问。遇到没有回复的居民,他还要电话询问或者再次上门,确保信息不漏一户。

不仅如此,王程罡还利用上门的机会,劝导居民减少和尽量不遛宠物、帮独居老人代购生活用品、自费购买口罩送给有需要的居民。

一个星期之后,王程罡的工作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小伙子不错。”“年纪小,做事很认真。”……听到居民的称赞,王程罡干劲更足,也对单元长有了更深的理解。

“单元长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设立单元长,是落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举措,更是为了今后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王程罡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要有使命与担当,在战‘疫’中锻炼自己。”

警察周爽:我年轻,让我来

见习记者 高艺伟

出生于1996年的周爽,是市公安局迎江分局龙狮桥派出所的一名新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参加工作才两个月的他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1月26日,安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市公安局迎江分局成立了防疫突击队,龙狮桥派出所需要派出两名警力参与支援。

“所里本来就警力紧缺,作为年轻的民警,我应该先上!”周爽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成为了防疫突击队的一员,通过短暂的紧急培训,他迅速加入了这场来势汹汹的抗疫战斗。

加入防疫突击队,就面临着需要24小时在岗备勤,摸排、巡逻、站岗、登记,值夜班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周爽还承担着龙狮桥派出所日常接处警备勤等工作。龙狮桥派出所辖区范围广,经常后半夜还会接到报警电话,仅民事纠纷平均每天就有两三起。为了更高效地参与工作,周爽一直住在派出所宿舍,随时待命。

“我年轻,让我来!”面对挑战,周爽迎难而上。

2月5日傍晚,碧桂园1号公园小区开始封闭式管理。接到命令后,周爽第一时间奔赴小区卡点,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维持秩序,摸排巡逻。每天,周爽奔忙在卡点和派出所“两点一线”,24小时轮岗,他已经坚守了20多个日日夜夜。

“最初没有移动警务车,气温骤降风雨不断,值勤时只能站在风雨中咬牙坚守。最开始一周,我和同事吃了整整七天泡面。”尽管工作辛苦,但周爽却很乐观:“囤了7箱泡面,味道都不一样,‘战备物资’挺齐全。”

这些天,周爽坚守在碧桂园1号公园小区卡点,在距离安庆280多公里的南京,他的父亲同样坚守在防疫一线。

“我的老家在南京,父亲在家乡也是一名人民警察,他同样也参与了这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周爽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父子俩经常交流如何开展防疫工作,有了父亲的指导和鼓励,年轻的周爽逐渐得心应手、充满斗志。

“父亲参与抗击非典时我还小,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身为一名人民警察,抗击疫情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父亲教育我要用人民警察的标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学会奉献,要敢于担当!”连日来,正是带着父亲的谆谆教诲、带着对公安事业的一腔热血,周爽全身心投入到战疫队伍当中。“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周爽说道。

医生马柳晶: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记者 常艳 通讯员 嵇奕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任务重,医院所有医护人员都取消休假了,我也不例外。”1月24日,大年三十,接到疫情防控命令的马柳晶一刻也没耽误,立即开始工作。

马柳晶出生于1998年,是望江县漳湖镇卫生院骨科的康复医师。1月24日,接到上级要求,所有医院都要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通知后,漳湖卫生院院长曹博为立即通知医院医护人员返回岗位,马柳晶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初期,掌握武汉返乡人员是重中之重。漳湖镇有7个村,通过村干和村医的摸排,每天都有新的信息汇总上来。然而由于原先办公室的同事有其他事务,统计武汉返乡人员信息的工作就交给了马柳晶。

“统计来的信息有的是微信传的,有的是手写,多而杂,我就需要把这些信息进行汇总整理。虽然事情看上去简单,但是比较繁琐,最怕出错。”马柳晶说。

从大年三十晚上到正月初一,20多个小时,马柳晶将全镇武汉返乡人员信息全部统计汇总完成。而就在繁杂的数据中,她度过了自己22岁的生日。

正月初二,在统计上报发热人员、武汉返乡人员等各类信息之余,马柳晶又开始到预检分诊帮忙,到防疫点值守。

“卫生院有医护人员21人,但还有几名同事是外地人,一时赶不回来,防疫需要人,所以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帮忙。”面对防疫初期基层医务人员缺乏的现状,马柳晶从不叫苦。

预检分诊有发热病人,马柳晶事无巨细,详细询问,从什么时间发热、去过哪些地方、追踪后续病情;在防疫点上,她逐一测量体温,不漏一人,常常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晚上,她还需要统计上报发热病人、清仓见底等报表……从1月24日开始至今,马柳晶已经连续工作了40天,没休一天假。

目前,尽管安庆市全域已降为低风险地区,但马柳晶依然不能休假。随着卫生院骨科的复诊,除了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之外,马柳晶还要完成本科室病人的康复工作。

每天工作八到十个小时,40天无休,马柳晶坦言,最想干的事就是能好好睡一觉。但面对疫情,她还是选择坚守:“我虽然是卫生院里年纪最小的,但我去年8月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作为医者、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都要站在一线。”

志愿者刘朦朦:疫情当前,义不容辞

记者 常艳 见习记者 高艺伟

“我们村零感染,最美的数字就是‘0’啦!”看到多日防守的成绩,参与疫情防控的刘朦朦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刘朦朦家住怀宁县公岭镇公岭社区同心组,2000年出生的他是淮北师范大学的一名环境科学专业大二学生。自2月13日开始,他主动申请守路口,参与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成为了公岭社区里年纪最小的抗疫志愿者。

刘朦朦年纪虽小,但防控工作却丝毫不松懈。

每天早上8点,刘朦朦戴着“疫情防控”红色袖章,准时出现在怀宁县公岭镇同心组的路口。这里,是疫情防控期间进出公岭社区的唯一通道。由于相距不到30公里的石牌镇有感染病例,所以为了守住路口,掌握进出人员的情况,刘朦朦和村里其他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来往人员和车辆逐一进行登记和摸排。

“外来车辆和人员我们村不让进,村里的居民也需要办理通行证后才可出行。办理通行证的居民两天可出门一次,可去镇上采购生活必需品,一般一小时之内就赶回来。就算是村里的居民,进出也要查看通行证,量体温,不能马虎。”刘朦朦说。

2月15日这天,狂风暴雨,温度骤降,虽然村口人烟稀疏,基本上没人进出,但刘朦朦却不敢掉以轻心,在狂风中撑着伞,一直坚守岗位。

“参加防控工作以来,父母也心疼我,但他们也很支持我,这也让我充满动力。”刘朦朦说。

除了每日值守之外,刘朦朦还承担着宣传和劝导的工作。常常是值守了一天,晚上还要挨家挨户上门,给村里的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疫情最新情况和安庆市感染肺炎病例的实时数据。

“现在我们村里人的防疫意识挺强的,不串门不聚集。目前我们这里还是零感染,这也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谈及值守成果,刘朦朦充满了干劲。

20多天,风雨无阻,每天七八个小时以上,可刘朦朦却不觉得辛苦。看到村民们从最初不理解到主动配合、自觉居家隔离,让他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疫情当前,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有责任和义务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协助村里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我义不容辞。希望这次的疫情能够早日平复,待到疫情平复日,我们共赏樱花!”“00后”的刘朦朦语气坚定。

联防长张莹:迎难而上,守好村庄

记者 罗少坤 通讯员 王璐璐

今年24岁的张莹是迎江区长风乡营盘村一名后备干部,也是该村一名联防长。在长风乡落实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小联防作战”工作中,张莹主动担当,包保联防,守好村庄。作为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95后”青年,虽然农村工作经验不足,但面对复杂的疫情,她迎难而上。张莹说,将来回想起这段经历一定很有意义。

2月中旬,长风乡开始在11个村推行“十户联防”制度。在营盘村,张莹主动报名,成为一名联防长,包保该村水罗组10户30人的疫情防控工作。营盘村2个网格此次共设8名联防长,张莹也是村里年龄最小的联防长。

2月26日早上,不到8点,张莹来到营盘村村部,处理了一些事务后,便出门走访包保的10户村民。冒着纷飞的小雨,踏着泥泞的小路,张莹逐个走访包保联防户,并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作好记录。成为联防长以来,这成了她每天的工作任务——实行动态摸排,及时掌握联防户中的异常发热人员、外来居住人员等情况,并向联防小组内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督促村民不聚集不聚会、非必要不外出等。

张莹坦言,初当联防长时她心里很没底,因为村里其他大多数联防长,都是各组年长有威望的人担任,她自己到村工作不久,是否能担起如此重任?但正因这份担心,张莹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小事一点一滴落实好联防长的职责。

一开始入户走访时,在与村民交流中,张莹努力去熟悉自己包保的联防户村民,并努力让村民熟悉她。入户宣传之前,为了不出差错,不带去错误信息,张莹认真学习联防长工作指南和疫情防控信息,让自己工作起来更加规范。

“刚开始,村民都不认识我,没办法开展工作。第一天入户走访花了一上午时间,第二天依旧不能全部记住哪一户住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但是现在跑得多了,村民户信息全在我脑子里了,他们也都能记住我、信任我了。”说到这里,张莹很自信。

在入户推广下载“皖事通”APP居民健康登记系统填报村民健康信息时,因为农村留守老人用的大多是老人机,村民在操作上比较困难。张莹一户一户上门,用自己的手机帮他们填报,遇到手机信号弱的时候,她耐心地等待,直到每户信息填报完毕。

在做好联防长工作的同时,张莹和联防户村民建立起了密切联系。

疫情期间,营盘村设有3处进出卡口,本村村民出入须凭出入证明,但年龄大的村民出远门不太方便。张莹家住城区,每次入户她都会问村民有没有需要带的物品,说自己购买方便点。大到鸡饲料,小到除草剂,张莹总是及时帮忙购买并送上门。

2月26日上午,张莹连续走访了一两个小时,结束时才发现自己的鞋子进水了。在村部,张莹换上了备用的棉鞋,来不及休息,她又来到该村一处卡口,开始值守工作。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