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将至,2019年12月24日,大观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开展节日市场专项检查行动。(《安庆晚报》2019年12月25日)
节日来了,老百姓吃得安全不安全,既关乎着百姓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关联着节日的祥和与欢乐。因此每逢节日,我们对市场上供应的食品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视。
市场监管是确保食品安全一道不可缺失的屏障。一般而言,一个地方监管部门职责履行得力,防范措施落实到位,那么这个地方的食品安全就有可靠的保障。在食品安全上,我们不能完全指望厂商的自觉,逐利本性的存在,只要外部监管稍有放松,或者稍有疏忽,问题食品就会于不知不觉中侵蚀市场,危害百姓的身心健康。这方面我们有着数不清的教训,有的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我们常说的食品安全大于天,不是一句戏言,因为生命健康是人最大的本钱,健康一旦受损,是任何东西也弥补不了的。因此,基于这种考量,我们也完全可以说食品安全也是最大的民生。
民生利益无小事,何况是关乎人身心健康的食品安全呢。因此,为防止有毒有害食品冷不丁地出来伤人害人,我们在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之时,还得加强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两者共同发力,方能有效杜绝或有效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过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监管的后知后觉是一大主要原因,虽然监管难以完全做到先知先觉,但这也并不等于说监管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就一直处于被动,完全没有主动权。任何事只要认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掌控的主动权。就食品安全来讲,关键是职能部门能不能或愿不愿身体力行用行动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是真作为,还是伪作为,或者说是假作为。实质上,伪作为或假作为比不作为危害还要大。表面上看有行动,但走马观花中跑一圈,瞧一眼,不往深处探究,这种表面功夫玩得再漂亮,排场再大,也终究换不来市场食品的安全。
因此,在食品安全冷不丁就出来闹腾一下的语境下,为确保百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须始终要守在第一线,将动态监管与常态管理结合起来,深入市场,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认真负责之心,为百姓筑起一道食品安全防护墙。只要有责任心,市场上的食品安全环境定会跟着改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