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市三级政协委员立足政协委员身份,发挥个人专业技术优势,利用“委员工作室”这一平台深入基层群众,汇集社情民意,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委员工作室已达96家,仅2019年以来,参与活动的委员数就达到了1200多人次。
搭平台,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姚主任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2019年6月,在桐城市龙眠山街道东关社区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协商会如期举行,居民们对龙眠街道委员工作室负责人姚向中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居民区周边有个东关菜市场,因为环境提升改造,便将内部的公共厕所挪了位置,就在居民住宅楼下。对此,群众意见非常大,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龙眠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在收集社情民意过程中发现此事后,经过反复了解及实地调研,决定与各方协商共同解决厕所挪位问题。
协商会上,东关社区两委、菜市场专业租赁经营公司负责人以及部分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纷纷发表意见,经过协商沟通,各方就该公共厕所改造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终于,困扰居民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桐城市,这样以地域冠名的委员工作室,在15个乡镇、街道实现了全覆盖。
办实事,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在迎江区棚改拆迁过程中,“法治迎江委员工作室”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为征迁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业务60余次,相关棚改政策宣传570余人次,委员与群众面对面做好相关法律的解读和宣传,正确引导被征迁户有序表达意见诉求,有力推动了全区棚改征迁工作和历史文化街区征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听律师这样一讲我们就懂了!”委员工作室成为了宣传政策法规的新平台。
南水回族社区是我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居住较为集中的社区,社区有9个少数民族750户2248人,民族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因琐事发生矛盾纠纷在所难免。为化解社区矛盾,“马大姐委员工作室”应运而生。成立两年来,该工作室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2起,入户走访103户,理顺居民情绪58人次。委员工作室成为了化解群众矛盾的新渠道。
“小桔灯委员工作室”的陈结霞委员,发挥音乐特长给孩子们辅导,得知家长们因公交车不到碧桂园小区、接送孩子不便,通过实地调研,把新建大型社区不通公交,居民出行不便的情况写成政协提案,助推相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大观区人民法院法官刘萍委员,在委员工作室接待群众时了解到市政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深入调研后提出《关于提升大观区市政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委员工作室成为了收集社情民意的新途径。
建机制,推动“在政协协商”进一步在基层落地
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部署和相关顶层设计。在此过程中,人民政协特别是基层政协如何彰显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市政协在委员工作室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中找到了答题思路。
委员工作室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把群众诉求像接诊一样记下来,向分诊一样分门别类,一段时间围绕反映突出的问题搞一次协商。仅仅是收集反映社情民意还不够,还需要把反映这个社情民意的群体召集起来,告知他们问题向党委政府反映了,党委政府是怎么答复的。有些问题没有得到100%解决,这就需要政协委员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去做凝聚共识的工作。
在政协协商,而不是与政协协商。这是“委员工作室”建设的明确方向。接下来,市政协将提升“委员工作室”品牌效应,拓展“委员工作室”功能,将收集民情民意、组织协商议事、广泛凝聚共识纳入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其扩面、规范、提质,推动委员工作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