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家长发帖问: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访,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质疑这是一种形式主义。对此,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它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
(11月6日《北京青年报》)入户家访曾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传统方式,但近年来随着电话、QQ、微信、博客等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进家入户”的家校沟通逐渐变得奢侈起来。福州市就中小学“家访”工作做出制度性安排,无疑具有继承传统、补齐短板、增进沟通的积极意义。笔者对当地教育部门“入户家访并未过时”的回应颇以为然:现代教育不能排斥“入户家访”。
家长缘何对“入户家访”表现出如此的不感冒,甚至颇有些反感与排斥。客观上固然有诸多制约因素:比如,通讯手段发达,让“家访”显得原始与落伍;生活节奏加快,让家长无暇顾及接待老师来访;学校生源分散,也着实让老师的家访大费周折。但就主观而论,关键还是家长没有切实尝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家访甜头。
诚然,相较于电话沟通、微信留言等现代信息交流手段,“入户家访”的确不无“耗时”、“费事”的麻烦。但其“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优势却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电话、网络等的“电子家访”毕竟是“隔空交流”,而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则充其量也不过是“集体面谈”,难言“精准”与“特效”。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下已进入多媒体、app的教育时代,但“入户家访”的沟通并不过时,作用仍不可小觑。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即便是家长和老师手机联系再频繁、沟通再热络,也未必能抵得上一次深入实地、亲密无间和郑重其事的促膝家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懂学生方能懂教育。入户家访让教育更具针对性、零距离和仪式感,老师放下身段,家长得到尊重,孩子也更有被关注、被呵护的亲情触感。毕竟在孩子幼小心灵里,老师是神圣的,老师家访犹如喜鹊登枝般地快乐。而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入户家访是学校沟通家长、教育学生的载体,同时也是社会考察老师、检验素质的机遇。鉴于学生家庭境况的千差万别及家长和学生的由衷期待,老师入户当切忌成“不速之客”,做到有约家访和如约入户,这既事关老师诚信,也体现出对受访家庭的礼貌和尊重。要准确把握走访学生的品性特点、长处和不足,评价学生也需客观、委婉、有分寸,充分顾及孩子尊严与隐私,切忌一味抱怨学生的“告状式”家访。更为重要的,实施“入户家访”要切忌功利思维,维护人民教师廉洁从教的社会观瞻。期待现代信息手段与传统家访教育的取长补短、有机融合,能够奏响家校联手、相得益彰的新时代教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