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是一个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作为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菜市场的变迁也最能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从自发形成到合理布局,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从菜品单一到品种丰富,几十年来,安庆城区老牌农贸市场——龙狮桥菜市场的华丽嬗变也是整个城市菜市场变迁的缩影。
从“露水市”到菜市场
龙狮桥头最初是周边百姓自发形成的集市。清晨,菜农挑上自家种的蔬菜披着露水而来,想来买菜还得赶早,等太阳升起露水一干,菜市场就散去,因此这个集市被称作“露水市”。
从事贩菜生意30多年的汪传金对此深有体会,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在龙狮桥头卖菜了。“那时候也没有人管理,桥头像个标志一样,我们都聚集在这一块卖菜,规模也不大。”汪传金说,“天热没有风扇,下雨只能打伞,没水没电,那时条件跟现在不能比。”
随着1988年安庆最早的一批农贸市场建立,汪传金进入新建的龙狮桥菜市场,成为第一批拥有经营摊铺的菜贩。那时,龙狮桥菜市场规模有限,摊铺只有二三十个,主要经营菜、肉等农副产品,菜品比较单一。不过,摊贩们还是享受到了正规的市场管理,再也不用风吹日晒了。
从小脏乱到大整洁
初期市场内卫生条件太差。“以前卖菜垃圾丢得到处都是,虽然正规经营,但环境太差。”汪传金告诉记者,地面泥泞、污水横流是人们对老菜市场的印象,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据龙狮桥菜市场管理方相关负责人汪君介绍,菜市场建立初期,周边还是城乡结合部,人相对较少。随着城市东扩,周边人口增加,菜市场交易量逐年上升,原先的小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了。上世纪90年代、2010年,菜市场规模分别扩大了一次,由最初的几百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成为一个农副产品零售综合型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方案出台,龙狮桥菜市场逐步硬化路面,铺上地砖,下水道、墙体统一改造,聘请专业保洁公司维护市场卫生,禽类交易区完成隔离、可视化改造,摊铺入店不占道……整个市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一改往日脏乱差的形象,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成为城区农贸市场的标杆。目前,这里摊位增加到300多个,辐射周边十数万人口。
从单一经营到更加便民
“现在菜市场干净又舒适,顾客也愿意多逛逛,有的老顾客从碧桂园那边跑来照顾我们生意。”摊贩余桂芳说,菜市场管理越规范越严格越好,环境越好,人们买菜体验就更好,他们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除了环境好,能留住顾客的很大原因在于龙狮桥菜市场规模大、品种全、价格优,买菜方便。
“这是岳西的茭白、萝卜,那是怀远的毛豆……”余桂芳指着她的菜摊告诉记者,现在她经营的菜品很多,大约有30多种,其中外地菜占八成,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30年前我们都是自家种菜搞点来卖,小白菜、莴笋、豇豆什么的,都是本地菜,哪里像现在这样还能吃到外地调来的反季蔬菜。”
在龙狮桥菜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网络也实现了全覆盖,给人们买菜带来了极大便利。早在2017年,这里的摊贩就用上了扫码收款,市场里“微信收款……”“支付宝到账……”的声音此起彼伏。余桂芳说,一些年龄大的老人随子女去了外地生活,当他们想吃家乡的菜,就在微信上给她下单、付款,她把藕心菜、泥蒿芽等安庆特有蔬菜快递过去,以解老人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