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些车辆因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车身落满灰尘、形似僵尸,被人们称为“僵尸车”。这些车,有的是机动车,有的是非机动车;有的车主明确,有的来历不明。怎样有效整治处理“僵尸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区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内,是“僵尸车”藏身的重灾区;一些免费停车场也有不少“僵尸车”存在。“僵尸车”,令居民烦恼、让管理者头痛,是城市管理的“头痛病”。怎样有效整治处理“僵尸车”,受访者们普遍认为,变废为宝是一条好路径。
小区是“僵尸车”藏身的重灾区
9月3日上午,迎江区孝肃路街道荷花塘社区内,两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停放在一栋居民楼的拐角,两车的后轮均干瘪贴地、车身布满灰尘。不仅影响社区环境,更占用了出入通道,成为消防安全隐患。
在大观区德宽路街道腊树园社区腊树苑小区8栋1单元1楼楼道内,记者看到均是破烂不堪、满身灰尘的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摩托车停放在此。该楼一位居民说,这两辆车停在这里已经好多年了,一直无人问津。
3日下午,宜秀区大桥街道办芭茅巷社居委办公大楼东侧的一块长满杂草的空地上,600多辆自行车被集中停放,杂草完全将车辆覆盖。“这些车子,是2014年以来我们社区未处理完的‘僵尸车’,此前我们已经处理掉了600余辆。”该社居委党委委员张和斌说。
经查访,记者发现,目前市区主干道上很难见到“僵尸车”的身影,一些小巷偶尔会有“僵尸车”现身,而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是“僵尸车”藏身的重灾区,同时在一些免费停车场及机关单位停车场内,也有“僵尸车”存在。以大观区三官塘免费停车场为例,在此停放的“僵尸车”数量就达20辆之多。
“僵尸车”是城市管理的“头痛病”
“长期无人管理,占据公共空间,妨碍卫生清洁,阻碍楼道消防通道,‘僵尸车’已成为社区管理的‘头痛病’。”迎江区孝肃路街道荷花塘社居委党委书记陈美说,该社区有85栋居民楼,2017年之前平均每栋楼有“僵尸车”12辆(主要是自行车),怎样处理这些车子,曾让她一度十分苦恼。
“矛盾很大、不好处理,因处理不善,我们社居委已经赔了居民5部电瓶车了。”腊树园社区党委委员、城建干事曹小双说,该社区曾有各类“僵尸车”300余辆(其中自行车和电瓶车占绝大多数),社居委工作人员一直想清理这些车辆,但收效甚微。
《物权法》规定,小区里的公共部位归全体业主共有,“僵尸车”长期无偿占用公共部位,涉嫌侵犯其他业主的合法使用权。如果启动法律程序,全体业主可作为原告。但是,如果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处理,就涉嫌财产侵占。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违章停放的路面车辆,公安机关一律依法处理;小区内车辆长期停放的,公安机关无权介入。小区内车辆管理遇到难题,可求助公安机关协助,例如帮助联系车主、通知移走等,对于车主不愿意移车的,公安机关无权干涉。
“对小区内长期无人管理的车子,小区管理方应会同当地公安、城管等部门,对车子的真实情况进行核实核定,确属无主后依法清理。”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该局已对市区路面上存在的“僵尸车”进行了应清尽清,今年内还将结合免费停车场提升改造工程,对免费停车场内所有无主车、“僵尸车”进行全面处理。
合理消化让“僵尸车”变废为宝
芭茅巷社区以及同庆小区南苑、北苑,是典型的还建小区,村民变居民的过程中,“僵尸车”大量涌现。“很麻烦,占地方,尤其是机动车更难处理。”芭茅巷社居委党委书记徐飞说,建议公安部门和废品回收站要做好结合文章,合理消化让“僵尸车”变废为宝。同时,小区物业应该加强对小区进出车辆登记,一旦车辆出现问题,就可以从登记信息中找到相关联系人。
2017年以来,荷花塘社区已清理社区内“僵尸车”1000余辆。该社区采取的方法是入户上门询问、广泛告知,对于长期无人认领的僵尸车直接以社居委的名义进行拍卖。然后,将拍卖所得充作社区公益基金。“拍卖的方法效果不错,目前为止,没有发生居民找上门的情况。”陈美说。
“爱心平台也是另一种途径。”曹小双建议,多数人都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愿望,如果政府或相关部门搭建起爱心平台,主动向居民搜集废旧车子等物品,相信不少家庭都会很乐意把自己用不着的物品拿出来送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