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

非遗传承人匠心制茶三十余载带民富“非遗+产业”乡村振兴新路径

时间:2021-04-15 14:37:13 | 来源:安庆新闻网

四月春风万物醒,处处生机盎然,正值春茶采摘和制作的时节。4月10日,在宿松县柳坪乡龙河村罗汉尖的千亩茶园里,只见刚摘下的茶青“平躺”在匾筐中沐浴着阳光,满眼绿意,连空气中都充满着浓郁的茶香。

着力传统技艺保护和发展

抓、抖、撒、翻炒……有着三十多年手工制茶经验的“宿松香芽”非遗传承人吴国振在茶厂的土灶台前,“一招一式”展示着茶叶杀青步骤。几名村民站在一旁,聚精会神,观摩学习这一传统技艺。

今年已年近六旬的吴国振出生在柳坪乡龙河村,家中三代制茶,从小生长在罗汉尖下的他,耳濡目染中,对品茶制茶产生了浓厚兴趣。高中毕业后,吴国振来到茶厂工作,长辈们制茶时,他就在旁边一边学习,一边打下手。

过去,龙河村家家户户都有种茶制茶的传统,但却因加工过程粗犷,未能形成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始终难以在市场打响名声。吴国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改变这一状况,他经过10余年的潜心研究和外出学习,终于在总结前人制茶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名优茶“宿松香芽”。

“一杯泡好的‘宿松香芽’,可以放置3天依旧茶汤清亮。”吴国振拿出一把新茶,只见茶叶外形细秀紧直,色泽翠绿,沸水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幽香四溢,茶水入口后齿颊留香,回甘绵长。吴国振介绍,上好的原材料以清明到谷雨之间的罗汉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为宜,长度不超过4厘米,并用拗断的方式采摘,才能保持鲜叶完整,叶蒂不变黑。

吴国振说,手工制茶有摊晾、杀青、冷却、揉捻、烘干、冷却、提香、分拣、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工序虽麻烦,但这样制成的茶叶才能最大程度保持其香味和口感。”

有了“好产品”,如何“走出去”便成了吴国振日思夜想的问题。2009年,吴国振在家乡成立了茶叶公司。他和茶厂职工每天进村入户,就茶叶鲜叶收购、加工、茶园管理和茶苗栽种等方面进行调查,还报名参加农技培训,为提升茶叶品质打下良好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吴国振积极参加各类大型茶叶推广会,让飘散清香的“宿松香芽”斩获诸多殊荣。因茶叶品质优异,“宿松香芽”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其传统制作技艺则入选了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产业”大放异彩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片叶子致富一方。茶叶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好,吴国振没有忘记家乡的群众。他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采取“非遗+扶贫”模式,优先安排贫困户到茶叶公司就业,通过就业大批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他还无偿教农户学习制茶技术,让他们掌握了养家技艺。在栽茶季节,他的公司会联合村委会一起去采购优质茶苗,并以每株0.1元(进价0.28元/株)的茶苗补贴给农户;在施肥时节,公司会采购一批茶叶有机肥,免费发放给农户,既降低了农户的茶叶种植成本,又避免了农户私自购买使用化肥,保障了茶叶品质;在采茶时节,茶叶公司就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高价收购农户的茶叶鲜叶,确保了农户的茶叶不愁卖、卖好价。

在吴国振的努力下,龙河村的丰产茶园年收入达到了6000-8000元/亩,茶叶种植面积从一开始的400亩增加到了如今的1500多亩,种植茶叶的方式从田间地头的零星种植转变成了现在的成片规模化种植,茶叶的销售也从自产自销变成了现在的公司统一采摘标准、统一制作、统一销售转变。农户以前种茶、卖茶只是为了自产自用或者补贴一点家用,现在茶叶收入已经成为许多老百姓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每年也能得到6万元左右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干活也更加起劲了!去年我们家就靠种茶增收了2万多元。”龙河村脱贫户余仁花笑着说。

“现在,制茶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制茶人追求的匠心不能丢。”如今,在吴国振的传授下,村里已有20多人熟练掌握了“宿松香芽”的制作工艺。吴国振说,通过非遗保护和传承,让这些来源于百姓生活劳作、在世代更替中延展出文化之光的传统技艺,在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带动产业兴旺、村民致富。


(全媒体记者 唐飞 通讯员 李秀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