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皖江文化首倡者、桐城派泰斗朱书和田园宰相石良故里,无论是行走在风景秀丽的杜溪桥两岸,还是穿行于鸟语花香的杨茂岭大道,只要问到宿松县九姑乡的孙凤保老人家,都会有不少村民一边热情地给你指路,一边情不自禁地赞叹一番。
孙凤保老人今年正奔喜寿,但身体硬朗、手脚麻利、精神焕发、满脸慈祥。老人青年从军,戍边4年,因伤回到家乡,但他没有向国家提过一分钱的优抚要求。他1964年入党,如今已有57年党龄。当初政府部门把他安置到九姑区邮政所工作。短短4个月里,他风里来雨里去,脚踏自行车走遍了九姑的沟沟坎坎。后因组织上需要,他又无怨无悔放下手中的“铁饭碗”,回到村里担任民兵营长、治保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村长等职,这一干就是34年。曾在长江大堤防汛抗洪的战斗中,两个多月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遇险情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人们至今还记得,他当时自己有一句口号:“当兵退伍不褪色,入党就要像党员!”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排水泵被水草和淤泥堵塞,就在别人干着急的时候,只听“扑通”一声,他一头扎进旋涡里,险情得到及时排除,但他身上在部队留下的旧伤,因此复发,疼痛难忍,十几天都直不起腰来。
区委看他军事素养过硬,把全区37名民兵营长交给他训练。按照“劳武结合”的原则,这位“兵头”带领战士们白天参加劳动竞赛,晚上披星戴月走队列、拼刺刀、比射击,全区武装工作不久便“高山打鼓”,名声在外。在支援太湖花凉亭水库建设的突击队里,你总能看到一个重活、累活、险活、抢着干的身影。他至今还不忘经常告诫自己的孙子:人就要活得有个样子,这就叫价值。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老伴郑为英,当年也是妇女队的队长,她曾带领全队妇女早出晚归,战天斗地争上游,和男劳力一样挑大粪,抡大锄,总是挣得头号工分。如今,老俩口虽年过七旬,仍然闲不住,总是把“大家的事”挂在心头,仍要当为村民谋幸福的带头人。
陈屋水库是全村3000亩良田的当家塘,由于涵管年久失修,发生坍塌。因为涉及多个村民小组和环库许多农户利益,没人愿意去管这个事情。孙凤保看不下去了,他虽然通过找部门争取了一点补助资金,但缺口大,于是拿出自家的6000多块钱,买来水泥、沙子、涵管,还请来了泥瓦匠……乡亲们至今都铭记于心。
2015年同村在外事业有成的孙百胜为回报桑梓,愿意出资修建环组水泥路,可许多人家并不配合,更谈不上支持。孙凤保老人率先拆除自家院墙,挖除成片的树木,大儿子也带头率先拆除自家的小瓦房,并与在村里工作的大儿子一起参加义务劳动。村民们终于受到感动,纷纷加入到全力支持的队伍中来。
近年来,村里的水利工程资金出现了缺口,他率先倾其所有,捐出1000元,让三个儿子再捐出2000元,并上门动员乡亲们各尽其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家老少亲力亲为,共向本村公益事业捐出3000多元;为新建村民篮球场,他全家募捐财物超万元;为扑救突发山火,他和家人第一时间冲进火烟中,衣服划破了,眉毛烧掉了,集体的山场保住了。郑为英每逢和孩子们通电话,永远忘不了这样一句叮嘱:“任何占便宜的事都不能做,帮到人的事一定要尽力去做。”郑为英老人自己本来因为眼疾被评为三级残疾,但却未向国家申请过一分钱的补助。
孙凤保老人三个儿子,全都是共产党员。老大在本村任总支部副书记,老二在公安,老三参军赴云南边防,现已转业。第三代已有3男3女,3人参加工作,1人自主创业,2人还在读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两位老人过得很幸福,但仍是忙得停不下来。一对叔侄曾因建房闹得不可开交,侄子下跪求情都已6次了。两位老人自己家摆上一桌酒菜,把双方和族长请到家里来。良言苦口,薄酒暖心,叔侄俩都羞愧难当,各作让步,一时成为“九姑六尺巷”佳话。田头地边的生产生活垃圾,老人见了就捡。等到堆放不下了,便自费请来农用车,装运到集中垃圾转运站。
孙凤保因几十年如一日为民解忧、热心公益,曾被评为“安庆好人”、“宿松好人”。
“修身就是要以身作则,不给儿孙留骂名。齐家就是人人都要向善向好,不给父母和祖宗丢脸。”孙凤保老人的这句家训,不仅成为远近乡邻们家庭教育的“开口禅”,也塑造了良好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