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加固
水上超市
排查险情
持续暴雨、特大暴雨,长江告急、菜子湖告急、石门湖告急……
7月20日,菜子湖(车富岭)达17.47米,超保证水位0.62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快速响应 调度有方
面临外洪内涝的双重压力,宜秀区把防汛抗洪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以最有力的政治担当,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闻汛即动,向汛而为,全面打响防汛抗洪救灾硬战,。区指挥部迅速组建“一室四组”,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实行“行政、技术、管护”三位一体责任体系,确保每项工作都有领导领衔,每个环节都有责任人执行,每个重点区域都有干部包保。
区委书记娄雪松,区长郑志第一时间深入区大圩、团结圩、东方红圩和安广江堤宜秀段,查汛情、看险段,一线靠前指挥。
区委坚持“日会商、日研判、日调度”机制,先后主持召开 20余次防汛救灾会商会,综合研判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科学部署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各区级领导、各级各单位,肩扛责任,勇于担当,各司其职。退役军人、基干民兵、机关干部、建筑工人、志愿者等所有应急抢险力量,迅速集结,冲锋在前,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风雨同舟 众志成城
宜秀区抗洪防汛工作点多面广,无论是安广江堤,还是重点圩口,无论是区内水库、地质灾害点,还是机场水系、城区排涝等重点区域……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宜秀干群的身影。
总长22.81公里的安广江堤牵一而发动全身,防汛任务重、压力大,为压实责任,江堤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组成1034人奔赴安广江堤宜秀段,设置102个工棚,实行挂图作战,建立包保责任制,一个小时一公里全覆盖全天候巡堤查险。我们守住了长江干堤安澜,“创”出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险情的奇迹。
7月10日凌晨,区大圩怀宁段出现漫堤,需要立即转移圩内企业、养殖户和所有人员。接命令后,大龙山镇立即启动预案,妥善安置,有序有力。因为受周边水势影响,天有企业厂区受到洪水漫灌危险,为缓解险情,区人武部紧急调动武警、基干民兵增援大龙山镇,帮助企业低洼地段搭建围堰堤坝。我们“抢”出了两个小时妥善安置6家企业和3家养殖户共430人,将人民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的奇迹。
7月12日下午1时40分左右,菜子湖水系团结圩出现局部塌洞险情,300多名防汛队伍,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连夜处置险情。我们“干”出了接受团结圩超过保证水位达到历史极值考验的奇迹。
7月16日早上8点,菜子湖达到17.19米,超保证水位0.34米,风大浪急,巨浪冲击堤坝,随时出现危险。当地干群和支援队伍紧急调集树桩、竹把等防汛物资,在长1.3公里的迎风堤坝上打桩护堤,确保大圩安全无恙。我们“拼”出了菜子湖水系唯一没有漫破的东方红圩和跃进圩的奇迹。
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抗洪故事,在大堤上、村庄里、洪水前,处处可见、处处可闻。
党旗飘扬 乘风破浪
有艰险的地方,就有党旗飘扬;有困难的地方,就有党徽闪亮。
全区发动1152名党员奋战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成立16个防汛一线临时党支部,组建65个抢险队伍,设立防汛一线责任示范岗40余处,团结带领345名基层干部和1800余名群众投身防汛抗洪工作。
区直机关80、90后年轻干部走出机关,下沉一线参与重点区域防汛,固江堤、守大圩、抢险情。
动员组织水利、气象、国土等领域人才的技术特长专家小分队奔赴一线,为科学防汛救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危险面前冲得上,关键时刻顶得住,持续奋战打得赢。”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全区党员干部响亮地喊出“我先上”“跟我上”的时代强音,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宗旨写在抗洪一线。
守望相助 重建家园
为保国家利益,大龙山镇农场圩场主方世根主动放弃自己的大圩,顾全局、舍小家为大家,在大灾面前彰显大爱与担当。
为保障受困群众生活物资需求,小龙山社区及时运营水上超市,开辟水上生命线,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甘当外卖员、当好服务员。
临时的家也是温暖的家。罗岭镇在切实保障好集中安置的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还组织群艺协会送文艺演出进安置点,让受灾群众感受家的温暖。
汛情之下,没有人是旁观者。一场场爱心行动接连上演,一个个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温暖画面不时呈现。与此同时,健康巡诊、卫生防疫、地质灾害排查、重点户帮扶等工作也紧锣密鼓跟上,核灾救灾、生产自救、灾后重建等系列工作接踵而来,尽最大努力将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党心印民心,齐心志成城,在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中,宜秀20万人民,用舍我其谁的担当与果敢,用党群同心的智慧与力量,用永不言弃的精神与意志,打赢了防汛抗洪救灾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