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太湖县寺前镇乔木寨村由集体经济为零的“空壳村”发展到如今年收入超50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这是太湖县产业扶贫结硕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靶向施策,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叩开“幸福之门”
42岁的太湖县寺前镇乔木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军霞家有山场数亩,本想通过种茶实现脱贫致富,但苦于销售等问题,茶园渐渐荒废,守着金山却挣不票子,她感到困惑,便远赴他乡务工。
如张军霞一样,该村因没产业,大多数村民家茶园搁荒,外出务工,乔木寨村成了典型的“空壳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该村确立了茶叶为“一村一品”,把村里荒废多年的茶园全面复耕补栽,鼓励扶持贫困户连片发展高山生态茶园,并建起村级茶叶加工厂,延伸茶产业链。
“2016年,村里办起了茶厂,鼓励贫困户发展种茶业,还按每亩500元的标准补贴我们。”张军霞说,同时,村办茶厂全部收购贫困户茶草,价格还比市场价高,目前,虽然她家种了5亩茶园,每年还在扩大种植面积,目前已经脱贫,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看到希望的乔木寨村村民,纷纷回乡发展。
该村党总支书记胡根方说,近年来,全村686户,户户种有茶叶,碧绿的茶树不但装点了山峦,也鼓了农户的腰包,农户仅茶叶一项收入最少的有一万元,最多仅可达6万多元。
5年来,该村新发展茶园2100多亩。2019年,茶叶总产值达240多万元。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该村又开发利用闲置的老房子和荒田荒地,规划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集花卉种植、观光、销售为一体的兰花基地,同时将兰花观赏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带动花卉、旅游、餐饮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短短几年,一个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空壳村”发展到如今年收入超50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
近年来,太湖县打出产业扶贫“组合拳”,多点发力“拔穷根”,因地制宜书写了一个个从“输血”到“造血”的温情故事。
拓宽发展路径
“我们村去年开始与立华牧业合作养鸡,建4个棚,一批鸡收入近15万元。今年扩大规模,共建了8个棚,能出栏3批鸡,预计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左右。”徐桥镇西平村党总支书记王军球说,“基地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2名固定的饲养员每人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40多名临时工一年人均也能增收1万元。”
据悉,在建立肉鸡养殖基地之前,西平村的村集体经济微乎其微。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决定发展肉鸡养殖业,利用帮扶资金及个人入股资金建起养殖基地。
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模式,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这些还不是该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实践中,该县各村因村制宜,找到了各自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大石乡田祥嘴村、寺前镇乔木寨村等村充分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通过“村集体+村干部+能人”模式,由村干部领办,效果较好。县城周边的村利用区位优势建店面房或标准化厂房出租、取得收益,晋熙镇晋阳村、开发区龙安村等,每年收益达50万元以上。67个贫困村利用政策扶持资金、单位帮扶资金建设光伏电站,通过政策补贴获得村集体收益。村集体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分红收入,或集体水面、荒地租赁给光伏公司取得土地租金收益和发电分红收益。
打造示范群带
大石乡是一个农业大乡,水稻、棉花曾是该乡的主导产业,但传统种植模式单一、土地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等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为破解这一瓶颈,该乡在实践探索中找准瓜蒌这个支柱产业,并力推“瓜蒌+草鹅”等种养循环经济发展,走上了发展效益农业的路子。
太湖县根据区域相邻、产业相融、便于规模经营的项目进行打捆、包装,形成优势产业项目组合,重点打造项目组合经济示范带,串点成带,发挥辐射作用,形成磁场效应。
目前,大石乡、徐桥镇等乡镇以瓜蒌种植、肉鸡养殖为主体的“一乡一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江塘乡明确了“抓强村、带弱村”“香菇+经果林”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在扶持大塘村、何墩村、龙山村、江塘村发展的同时,有序推动其他村发展。小池镇充分利用红星桃源里、万秀园农家乐等旅游优势,引导村集体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民俗文化等服务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