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制茶工序,即对茶叶进行翻炒,除去水分。
收茶,对于龙道友来说,是最轻松愉快的时刻。
4月的山间,花兀自开、树兀自绿,溪水潺潺、山道弯弯。我市北郊的花山之上,一间石头老房子孤立半山腰,烟囱里冒着缕缕青烟,与山岚飘忽相融。
今年66岁的龙道友,在大山里默默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那古铜色的脸盘上,皱纹就像是大山的沟沟壑壑,坚毅质朴。让当地人称道的是,他拥有手工制茶技艺,且在山间石房子里一做就是40年。
灶里架着干柴,一口大铁锅烧得火星直溅。龙道友不紧不慢地挑拣着刚从山上摘下的茶草(未制作的茶为茶草,制成后方为茶叶),火候已到,他便将一筛子茶草倒进锅里。伴随着锅里的“叭叭”作响声,龙道友的双手如同两把铲子不停地翻炒起来,手掌几乎贴着滚烫的锅面。翻炒时稍有不慎,手掌触及铁锅即会烫伤,但令记者称奇的是——龙道友翻动的双手安然无恙,可见其制茶的功夫何等娴熟。
制茶工艺流程大致分为:杀青;揉捻;烘干;提香。
龙道友告诉记者,现在茶工难找,制茶也就他一人,好在自家种的茶叶面积不大,一年中也只需忙活一个月左右。“采茶不是按斤两计酬,工钱一百元一天,管一顿午饭,这样采茶工就无需图快,避免了掺杂没用的老叶子。”
下午开始制作茶叶,龙道友说,如果茶草多,他一个人要忙到夜间十一点才能下山。摘茶炒茶这些日子,他每天4点多起床,5点上山,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制茶的石房子。
在花山脚下的乡村里,龙道友是出了名的勤劳人、大好人,常有当地茶农拎着自家山地摘的茶草来加工,他再忙也要当天给人家制好干茶(因为茶草不能过夜),且从不收加工费。龙道友说:“乡里乡亲的,自家喝的几斤茶,我都不收钱,几十年一直这样。”
龙道友有两个儿子都各自成家生活在城市中,但他离不开家乡和花山,离不开这一年一度的制茶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