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将《关于安庆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
报告显示,2019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依法理财治税,财政运行稳定。全市财政收入321.5亿元,增长4.1%。全市公共财政支出463.5亿元,加体制上解、结转下年等支出44.6亿元,预算总支出508.1亿元。
2019年
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2019年,我市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58.2亿元,比上年增加17.2亿元。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市直预算单位2019年一般性支出预算5%、1254.1万元,再压减“三公”经费3%、110.5万元。全市民生支出39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增长11.4%。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35.4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
支持发展力度不断加大
市本级兑付“4+x”产业政策奖补资金3亿元。安排信息化建设及运行资金1.7亿元。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额24亿元,降低社保费9亿元。制定新一轮上市激励政策,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IPO在审2家,新增辅导备案2家、新三板挂牌1家、安徽股交中心科创板挂牌100家以上。
促进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2019年,市本级多渠道筹集资金212亿元,投入重大交通、城市建设及配套、棚户区改造、污染治理等领域。当年支付资金180亿元,其中:拨付合安九高铁、一级公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安庆机场航站楼等重大交通项目24.5亿元;菱湖南路改造、博物馆、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等市政配套项目20亿元。
财政惠农成效不断凸显
全市各级财政支出专项扶贫资金14.5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7.2亿元。投入资金1.6亿元,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全力支持农村“三大革命”、“四好农村路”建设等,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974个、总投入1.7亿元。
防范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化解地方法人银行风险,兑现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缴纳税收奖励资金1026.7万元。切实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重点监测“户贷企用”用款企业情况,分类清收处置,全年收回扶贫小额贷款5.7亿元。
财政重点改革不断深化
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绩效好的项目,核减或取消绩效差的项目。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全市通过省级审核的PPP项目49个、总投资437亿元,累计落地项目36个、项目投资近300亿元,项目落地率76.5%。
2020年
着力优化收支结构
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影响。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从严安排“三公”经费预算,压缩一切不必要的行政支出。加强财政资金统筹,积极盘活政府存量资金资产,兜牢“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底线。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交通基础建设和生态绿色发展,支持我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深化市校合作,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合作做好服务和保障。推动各县(市、区)发挥基金引导作用,加快基金投放,促进首位产业发展。
着力区域协调发展
注重城市内涵提升,积极支持滨江片区、集贤关片区、高铁新站区、中心港区建设。积极统筹资金,加快推进合安九高铁、天柱山机场改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支持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
着力加强绩效管理
开展重大项目、政策事前绩效评估论证,对新出台重大政策、新增重大项目开展预算审核和事前绩效评估。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加强绩效运行监控,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健全结果反馈制度和问题整改责任制。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
深入推进金融环境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整治互联网金融等专项工作。深入推进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统治理违法违规金融机构和业务活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聚焦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支持深入实施“十大工程”,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扎实推进33项民生工程,提升工程绩效,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事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