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致富小能手,从受助人到助人者,宿松县洲头乡洲头村村民徐华峰回顾脱贫致富的这几年,他感慨道:“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干部的真帮实扶。只有自力更生,抱着一颗积极进取之心,才能可持续地破除贫困。”(《安庆晚报》2019年12月18日)
村民徐华峰所言与经历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他能脱贫致富,是党的政策好,以及村干部的真帮实扶;二是仅有好政策还不行,还得有个人主观努力与奋斗,不断进取之中才能与贫困告别,才能从受助者变成助人者。
其实,这应当是所有扶贫脱困应有的逻辑。也就是说,先脱贫再致富,尔后以行动回报社会,带动其他人一起共同致富。这过程中脱贫是基础,它少不了政策的扶持,帮扶干部的付出,而更为关键的,还是处于贫困之中的个体主观愿望,以及努力程度。一个人愿不愿意努力,有没有进取之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命运。现实中不少人同样得到了政策的扶持,也同样得到了帮扶干部的帮衬,但就是难以走出贫困,或走出的程度不深。为什么?除了个体技能,以及某些客观因素制约外,主要还是在于主观脱贫的愿望不强,把政府的扶持当作了“摇钱树”,看作了“唐僧肉”,不去从主观上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环顾周边,这不是个别现象,一定程度上为数不少。这些人虽处于贫困,值得人们同情,但同时也让人觉得可恨。恨他们将贫困当温床,躺在贫困的温床上坐等政府救济,坐等天上掉馅饼。应该说这种过度依赖政府扶持的懒汉思维制约了个体能动性的发挥。
对照徐华峰的经历,对于“扶贫必先扶志”我们当有更深的体会。一个人穷不怕,怕就怕因穷失志,因困泄气。穷则变,变则通,不变则滞,滞则停止不前。一个人有了奋斗的主观意愿,面对贫困就会主动想办法与其抗争。奋斗是命运的底色,不向命运低头,生命会因个体的奋斗而有成色。
而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我们从徐华峰经历中也看到了一条温暖的链条,即困境之中有人帮,而在走出贫困后,又不忘感恩,在回报社会之时,还带动身边的人一同致富。这不论是于个体还是于社会而言,当是眼下脱贫致富中更高一层的意义,它不仅让脱贫致富有了新的路径,而且也以一种暖心的方式增加了社会正能量。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有希望,扶贫攻坚全面小康就会变得触手可及。
(未一平)